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數量篇〉大者愈大 歐美銀行數量也減少

2018/08/27 06:00

美國商業銀行家數與獲利

記者魏錫賓/專題報導

2000年代初期,台灣商業銀行50多家,那時逾放比曾接近10%,銀行太多、競爭太大、利差太低成為總體面的代罪羔羊,要害一個企業家竟然可以是「叫他去辦銀行」!經過近20年,金融環境的困窘似乎依舊,但經營不善的商業銀行或被併或解體,已慢慢退出市場,本國銀行總家數減少至37家,而銀行減少的現象,歐美也持續發生。

1990年代銀行暴增 逾期放款大幅提高

1990年之前銀行管制嚴格,本國銀行只有25家,但在1991年開放新設、改制後, 1999年銀行就突破50家,短短10年家數倍增,不過,外在經濟規模並未同步趕上,因此競爭加劇,人才、市場均有不足,逾放比大幅提高,獲利能力則顯著衰退。就因體質不良,整體金融機構逾放比由1995年的3.0%上升至2002年第 1季的8.8%,當時本國銀行逾期放款比率也達8.04%高峰。「銀行太多」(overbanking)自然被視為造成當時金融困境的主因。

Overbanking?家數或規模過大都是問題

網路搜尋銀行太多(overbanking),可以看到有一定比例是討論台灣銀行業的現象。很少可以看到一個英文單字,在中文出現的頻率相對英文網頁可以那麼高,由此也可以看到東西方間不同的定義,歐洲央行雖曾指出overbanking使競爭加劇,並影響銀行獲利,但歐洲系統風險委員會(European Systemic Risk Board)所認為的overbanking,是指銀行業整體規模過度擴張,致影響獲利的現象,而不僅僅是銀行家數的問題。

其實也有新銀行的發起人認為,銀行增加太多,確實會造成惡性競爭,使放款浮濫、利差縮小,但人謀不臧才是大問題,若經理、承辦人員能謹守銀行員本分,2000年後的壞帳不會有那麼多。

金融業資產規模擴大 銀行家數減少

有時候,歷史就是最好的裁判者。就因為銀行經營的優劣在2000年後明顯呈現,那10年也成為銀行併購的黃金年代,我國銀行家數由盛而衰,減至40家左右,也趕上了歐美的潮流。

歐盟的存放金融機構在2008年近9千家,但2016年已減至6千多家。美國則是長期減少,1920年代初期,美國商業銀行曾接近3萬家,不過隨著經濟發展而下滑,尤其是在1929至1933年的大蕭條期間,數量幾乎腰斬,從2萬多家減少至13,949家,其後雖上下起伏,但自1980年代後則持續減少,因每年合併家數大都有數百家,至2018年6月總家數已剩4,805家。

金融科技發威地點不同 全球分行數仍走揚

美國商業銀行家數減少,但資產規模一直增加。1990年底的家數仍達12,219家,總資產只有3兆美元,在2018年6月雖剩4,805家, 2018年8月總資產已達16.8兆美元,銀行規模愈來愈大。台灣情形相似,2004年本國銀行總資產不到26兆元,2017年已接近47兆元。

隨著金融機構的合併及金融科技的推陣出新,台灣與美、德、法等國的銀行總分行家數在最近幾年雖有減少趨勢,但依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全球銀行分行的數量即使頗有變動,仍然呈現上揚走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