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盧世祥多桑的世代 書寫家史讓台史更清晰

2015/11/30 06:00

日前舉行的新書《多桑的時代》發表會,作者盧世祥 (右)和學者李筱峰對談。(記者陳奕全攝)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記述彭明敏等6位出生日本時代台灣人的《多桑的世代》日前出版,新書發表會上,作者盧世祥說,這是一本拋磚引玉的書,他希望用這本書告訴大家,寫作不難,「自己的家史自己記」,每個人寫出家族的歷史,先人們在台灣創造的歷史就會更清晰、更受重視。

盧世祥曾任記者、採訪主任,也是聯合報系第一個台灣人總編輯,他說,決定寫《多桑的世代》,是因2008年看到日本作家平野久美子所著《多桑的櫻花》,書中把出生於日治時期,接受日本教育,戰後未忘卻日語,如今是父執輩或祖父輩的台灣人稱為「多桑」。

他想到,其實身邊也有很多「多桑」,於是從親身觀察出發,寫下經營義美食品有成的高騰蛟、台灣民主先驅彭明敏、新聞工作者游禮毅、前中央銀行總裁許遠東、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等5位「多桑」,與他的「卡桑」謝氷治等人的人生故事,嘗試描繪多桑世代的種種。

北教大台灣文化所教授李筱峰不但為書作序,也出席發表會,他說,盧世祥以訪談紀錄佐以史料寫成《多桑的世代》,前者是記者的筆,後者是史學手法,他表示一個人記錄自己、記錄父母生平是微觀的歷史,每個人都這麼做,就出現宏觀的歷史了。

李筱峰指出,過去歷史重中輕台,造成史觀錯亂,從一個小例子就可看出:他班上學生被問到,二戰時誰開飛機來轟炸台灣,「100個學生有30個會說日本。」他提醒學生,當時台灣是日本殖民地,日本人為什麼要轟炸台灣?學生還會反問,「我們不是對日抗戰8年嗎?」

李筱峰說,這時就會引導學生思考:誰是「我們」?對當時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人來說,「我們」沒有對日抗戰啊。他認為,如果大家熟悉「多桑的故事」,就能避免這種單一的史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