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憂司法公正會減分
司法院官方刊物「司法周刊」刊出的投書,評論審判中個案,且是全球矚目的美光案,引發法界議論。(記者吳政峰攝)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司法院官方刊物「司法周刊」刊出的投書,評論審判中個案,且是全球矚目的美光案,引發法界議論。真理大學法律系教授吳景欽憂心司法公正性會減分;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認為,此舉恐影響國際企業對台灣司法的信任度。
吳景欽表示,司法院出資的司法周刊屬官方刊物,性質上代表司法院的立場與文宣品,理應中立與公正,卻登出評論個案的文章,易被懷疑干預審判,對於長期處於低迷的司法公正性,恐雪上加霜。
吳景欽認為,司法院是司法行政的最高機關,又設憲法最高解釋機關大法官,行事應慎重,本案是審稿人員未注意到本身刊物的定位、一時疏忽而上刊,或是高層授意要刊登,司法院須說明清楚。
何俊英指出,司法周刊有其權威性,文章對於法官具參考價值,本文一出,不排除有影響法官心證的可能性;再加上本案訴訟兩造均為國際知名大企業,司法院官方刊物在判決出爐前,出現表達特定意見的文章,恐傷害我國司法威望與企業信任,並不妥當。建議日後若要刊登評論文,應以判決確定後的個案為標的較合適。
一名律師界大老說,學者基於法律專業撰文並無問題,有疑慮的是司法院審稿未注意到文章談及審判中個案,也沒顧及本身立場所應具備的中立與客觀,即便法官未受影響,但看在外人眼裡,確有遐想的空間,司法院有義務出面釋明。
律師陳宗豪認為,民間刊物均可登載本文,惟司法周刊是官方刊物,指導訴訟中個案,恐有行政干預審判的疑慮,建議司法院日後審稿應更謹慎,並建立內部倫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