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 42個社造群體逗陣回望初衷

    桃園市城鄉發展協會利用1-4號生態埤塘採集的枯樹枝等物,透過社造美學所做的石膏翻模做出有特色的野鳥、昆蟲等造型栩栩如生。(記者李容萍攝)

    桃園市城鄉發展協會利用1-4號生態埤塘採集的枯樹枝等物,透過社造美學所做的石膏翻模做出有特色的野鳥、昆蟲等造型栩栩如生。(記者李容萍攝)

    2024/11/20 23:32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若是擱來一擺?「2024桃園社區營造博覽會」自23日至12月1日在中原文創園區1至3倉舉行,適逢台灣推動社區營造邁入30年,市府文化局以「擱來一擺」為發想,引發參與社造行動者反思初心,透過大事紀帶領民眾看見桃園卅年來在社區營造推動歷程,活動期間安排六大互動主題活動,規劃社造市集、體驗活動、舞台表演、新住民繪本推廣、社造課程及社區走讀行程,超過50場活動。

    文化局說,此次活動展覽分為「社造願景」、「觀點紀錄」、「公民行動」及「社區美力」四大主題,包括展示文化、水務、社會、青年事務、原住民族行政、都市發展、婦幼發展、農業及環保等9局處社造亮點,13個社區美學,以及42個社造群體,另設置桃園城市紀錄片展區,從影像認識桃園人文地產景,品味不同的生活故事。

    社造群體並就所關心的議題分為「多元平權與族群」、「城鄉探索與連結」、「自然與綠色生活」等三大特色,成果展現打破過往由社區自行規劃,改由藝術家帶領社造夥伴共同策展,以生態故事球、共筆彩繪、編織等共創方式,讓民眾在觀展中感受社區的活力與創意。

    像是桃園市城鄉發展協會利用1-4號生態埤塘採集的枯樹枝,苦楝子種籽、水黃皮子、仙桃籽,透過社造美學所做的石膏翻模做出有特色的野鳥、昆蟲等造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桃園市城鄉發展協會邱阿益理事長追阿益、指導老師徐豪懋表示,此系列成果均以1-4生態埤塘為創作原素,分別運用拓印、藍晒、翻模,完成漂亮又實用的作品,另具特色。

    藝術家羅元鴻更帶領工作坊大、小學員,以城鄉連結為主軸,在場內進行大型的布繩編創作。

    活動期間,包括青銀共唱、千歲太鼓、阿美族語歌曲、印尼及馬來西亞舞蹈、客家歌曲合唱、忠貞打歌等展現社區多元文化特色;今年延續去年的新住民劇場,邀請桃園市傑出表演團隊「犀牛劇團」及「何日君再來」劇團,從培訓新住民素人演員,透過分享生命故事來共創劇本,帶來動人的劇碼。文化局並與桃園新民母語教師夥伴共編新住民母語繪本,以「節慶」為主題分別製作印尼、越南以及馬來西亞繪本。

    另外,文化局與桃園市文化基金會首次合作推動的社區美學,由13區公所推薦示範點,並由桃園城市創意中心媒合藝術家,與在地社區居民共同討論在地特色與共創,改造環境空間,營造城市美學。

    桃園市城鄉發展協會透過社造美學所做的石膏翻模做出有特色的夜鶯等野鳥、昆蟲造型栩栩如生。(記者李容萍攝)

    桃園市城鄉發展協會透過社造美學所做的石膏翻模做出有特色的夜鶯等野鳥、昆蟲造型栩栩如生。(記者李容萍攝)

    藝術家羅元鴻帶領工作坊學員,在「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場內以城鄉連結進行大型的布繩編創作。(記者李容萍攝)

    藝術家羅元鴻帶領工作坊學員,在「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場內以城鄉連結進行大型的布繩編創作。(記者李容萍攝)

    藝術家羅元鴻帶領工作坊學員,在「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場內以城鄉連結進行大型的布繩編創作。(記者李容萍攝)

    藝術家羅元鴻帶領工作坊學員,在「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場內以城鄉連結進行大型的布繩編創作。(記者李容萍攝)

    藝術家羅元鴻帶領工作坊學員,在「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場內以城鄉連結進行大型的布繩編創作。(記者李容萍攝)

    藝術家羅元鴻帶領工作坊學員,在「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場內以城鄉連結進行大型的布繩編創作。(記者李容萍攝)

    觀音廣福社區把在地盛產的南瓜搬來「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場。(記者李容萍攝)

    觀音廣福社區把在地盛產的南瓜搬來「擱來一擺」桃園社造博覽會場。(記者李容萍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