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斃達到期待的矯正成效嗎?」 廢死聯盟展覽死囚生活
廢死聯盟複製展覽死囚生活環境。(記者吳政峰翻攝)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等團體28日舉辦《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及系列講座,複製死囚生活,讓外界一窺究竟。廢死聯盟表示,我們除了把人關起來、槍斃掉,期待的矯正成效達到了嗎?還能做什麼?希望透過展覽提醒社會大眾死刑的危險性。
廢死聯盟、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司改會及台中市林李娥教育基金會28日共同舉辦該展覽及系列講座,以死刑犯為主體,透過展示的書信、畫作、每日作息以及等比例的模擬舍房空間,讓外界窺見死刑犯的生活。
廢死聯盟指出,希望外界體會死囚做為「人」也有的感受,理解他們對於尊嚴的渴望,展覽亦呈現遭死刑傷害的冤案當事人故事與死刑犯親友心聲,提醒社會大眾死刑的危險性。
廢死聯盟認為,社會大眾對死刑犯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報章媒體所描述的犯罪情節,以及他們最糟的模樣。關押20年之後,死刑犯反省、悔改了嗎?除了把人關起來、槍斃掉,我們期待的矯正成效達到了嗎?還能做什麼?
廢死聯盟副執行長吳佳臻表示,台灣與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一樣,正朝向廢除死刑的目標邁進,繼2020年《後來的我們》死刑犯書畫展後,今年擴充了展覽及講座內容,讓大眾理解死刑犯的處境、死刑帶來的影響以及世界的趨勢,進而思考制度的不足以及死刑的目的與代價。
廢死聯盟倡議專員羅禮涵指出,從死刑犯的作品心得、監所訪談中得到的語錄摘要、再到1.368坪的舍房空間的體驗,再次證明不要妄想透過死刑來減少犯罪甚或解決問題。從死刑犯兒女的訪談中,也看見他們是死刑制度之下的受害者。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已廢除死刑,台灣真的可以放棄使用死刑。
司改會倡議專員蔡孟筑說明,只要死刑存在,就會有冤案的產生,就會有殺錯人的危險,希望大眾不要忘記那些被國家無情槍殺掉的生命,而是要更戒慎恐懼地看待我們的制度到底要把人殺到什麼時候?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理事長林綉娟表示,根據國際特赦組織《2022全球死刑報告》,台灣在2022年新增了3名死刑犯、4名維持死刑原判,加上已經遭定讞的38位死刑犯,累計共有45人被判處死刑,各國的經驗與數據都顯示,經濟弱勢、少數民族與宗教群體,還有精神障礙人士等都有更高的機率被判死刑,倘若司法體制中出現漏洞,無辜的受害者永遠沒有逆轉或補償的可能。
死囚舍房一比一複製。(記者吳政峰翻攝)
廢死聯盟複製展覽死囚生活環境。(記者吳政峰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