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市刑大宣導防詐騙 邀「果陀劇場」客串演出防詐短片

警方與果陀劇場合作拍攝兩支防詐影片。(記者王冠仁翻攝)

警方與果陀劇場合作拍攝兩支防詐影片。(記者王冠仁翻攝)

2023/03/05 13:49

〔記者王冠仁/台北報導〕詐騙集團的手法日新月異,台北市警局為了強化宣導防詐,台北市刑大特地邀請「果陀劇場」客串演出防詐短片,並在今天正式對外公布這兩支短片。警方強調,這兩支影片分別是針對「網路購物詐騙」、「假冒親友來電」,這兩種都是詐騙集團最常用的犯罪手法,希望能有效提升民眾對於個人資料及財產的保護意識。

市刑大指出,此次與果陀合作拍攝2支防詐宣導短片,分別為針對年輕族群的「網路購物詐騙」,以及年長者容易上當的「假冒親友來電」。

「網路購物詐騙」利用人性喜愛撿便宜的心態,或以限時、限量等字眼,吸引民眾點擊進入一頁式廣告網站,購買名不符實的商品,或假冒電商客服人員,以操作失誤導致誤設為分期付款為理由,要求受害者前往操作ATM或網路銀行,再透過繁瑣的程序使民眾陷入恐慌,藉機詐取存款。

「假冒親友來電」則是透過電信管道,詐騙集團由境外竄改電話號碼,假借遠房親戚、久未連絡好友等名義,謊稱急需用錢,以此手法濫用年長者的信任與善良,進一步騙取被害人積蓄。

警方說,果陀劇場近來曾經推出黑色激爽音樂劇「我在詐騙公司上班」,其內容與警方反詐的理念不謀而合,警方因此邀請其表演者合作演出。

市刑大呼籲,民眾網路購物應慎選評價良好、有實體店面的賣家,並選擇具有第三方支付的網購平台,切勿利用臉書或LINE私下交易;若遇有開頭為「+」、「+886」等來電號碼,或要求操作ATM、網路銀行等情形,絕對是詐騙,無論來電者假冒何種名義,皆應提高警覺,適時暫停通話,撥打165反詐專線向警方求助。

警方與果陀劇場合作拍攝兩支防詐影片。(記者王冠仁翻攝)

警方與果陀劇場合作拍攝兩支防詐影片。(記者王冠仁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社會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