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轟砸錢建置國民法官制度案件量卻過少 司法院:會逐漸增加
司法院回應,國民法官新制才剛上路,案量之後會逐漸增加;3月間會建置完成審判案件查詢系統,並無資訊不透明疑慮。(資料照)
相關新聞連結:
國民法官上路2個月僅有1案 台灣陪審團協會憂案件量過少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等人今天(23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砲轟司法院花費近5億4000萬建置國民法官制度,案件量卻過少,資訊不透明,不要再用宣傳的方式欺騙人民。司法院回應,新制才剛上路,案量之後會逐漸增加;3月間會建置完成國民法官審判案件查詢系統,並無資訊不透明的疑慮。
民團召開記者會質疑,司法院花費近5億4000萬打造國民法官制度,今年1月施行,至今只有1案進行審理,與之前預估的每年600件相去甚遠;司法院打造宣傳網站,只放模擬法庭開庭行事曆,卻無統一國民法官庭期介面供各界查詢,資訊不透明。民團砲轟司法院不要再用宣傳的方式欺騙人民,應該重新審視整體政策運作。
司法院回應,國民法官制度今年1月1日施行,迄今未滿2個月,依國民法官法規定,僅有今年1月1日以後,經檢察官起訴的「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案件,才適用國民法官制度(自2026年1月1日起,擴及上述案件以外,「所犯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案件)。
司法院指出,目前台中有2件已經檢察官起訴的案件,其餘各地(如基隆、台北、彰化、嘉義)亦均有未來將適用國民法官法案件;且上述案件於起訴後,尚須經準備程序,才能由國民法官參與審判,依日本經驗,需數月時間始能完成準備程序,以制度上路後未滿2月的情形,就斷言案件量過少,恐非周延。
司法院說明,估算國民法官案件量,是以同類型案件過往的案件量為估算依據,且適用國民法官的案件類型,除有特殊情形外,無法因當事人個人意願而不予適用,此與部分人士倡議的美國陪審制並不相同,國民法官的估算標準更為客觀有據。經估算,第一階段(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估計為每年300件,第二階段(2026年1月1日以後)則擴至每年600件。
司法院也說,所屬各級法院原本即將開庭資訊上網公告並定期更新,國民法官案件亦不例外。而為了讓關心國民法官制度的民眾,能夠有更便利的查詢方式,司法院已著手建置國民法官審判案件查詢系統,預計將於今年3月建置完成,並無民團所指「資訊不透明」情形。
台灣陪審團協會在立委邱顯智陪同下,在立法院舉辦「浪費公帑,做虛假人民審判,空包彈的國民法官─假司法改革」記者會。(記者叢昌瑾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