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犀牛角判11年憂死在非洲 2台人意外促成跨國司法互助

法務部長蔡清祥肯定國兩司貢獻。(記者吳政峰攝)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2名台灣人到非洲友邦史瓦帝尼遊玩,卻被查獲偷運3支犀牛角,被史國法院判刑11年確定。其中一人年近60歲,擔心被關到客死異鄉,向總統府陳情,意外促成台史2國締結移交受刑人協定,今年3月返國,目前在台中監獄服刑,健康情況良好。
調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辦事檢察官戎婕指出,2名台人被史國判刑之後,憂心死在非洲,委請家屬向總統府陳情,看能不能移交回台服刑,並於2018年提出聲請。經過磋商,台史兩國於2019年締結移交受刑人協定,並由檢方向法院提出轉刑聲請獲准。
戎婕表示,跨國移交手續繁雜,除了考慮法律因素,還要把疫情變數納入計算,幾經波折後,終於今年3月成功把2名台人接返國內執行。家屬非常感謝政府大力協助,直言「在台灣什麼都好,能回來就是好,現在就是好好服刑,我們都鼓勵他好不容易回來,一定要珍惜!」
而成功把一名英籍受刑人移交給英國執行的調法務部國際及兩岸法律司檢察官黃柏翔也指出,跨國移交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從接機英國警官來台、入境檢疫系統填報、防疫旅館、英警機場往返、英警篩檢、英警確診因應,到受刑人篩檢、提解人犯、開庭、通譯、早餐、報到等大小事,均須仰賴團隊處理。
國兩副司長汪南均表示,截至今日,我國已遣送7名德籍受刑人、2名英籍受刑人、1名丹麥籍受刑人與1名波蘭籍受刑人分別返回其原國籍之的母國繼續服刑,另接返2名我國籍受刑人自史瓦帝尼王國返台服刑,移交成果豐碩。
汪南均指出,2019年2月27日我國與史國締結受刑人移交協定,奠定接返執行之法律基礎,繼而先後召開兩次由政府官員、律師及學者所組成的審議小組會議,並與外交部、台北地檢署及調查局,進行多次執行前沙盤推演,執行期間雖歷經疫情爆發,法務部仍一一克服,持續推進人犯接返作業。終至今年3月11日順利接返回台。2名受刑人目前情況良好,家屬亦得以經常前往探望。
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不論是協助外籍受刑人返回家鄉,或是接收我國人民回台服刑,過程中要付出許多人力、心力及時間,唯一目標就是要面面俱到,不能有絲毫差錯,感謝國兩司持續不懈地與他國合作,逐步開拓出一條跨越國界的返鄉之路。
蔡清祥強調,國兩司除了協助我國與其他國家簽署司法互助協定,也經常幫忙第一線的檢察官處理跨國司法案件的偵查,是台灣對外的司法聯繫窗口,任重道遠。

調法務部辦事檢察官黃柏翔說明移交英國受刑人返國的過程。(記者吳政峰攝)

調法務部辦事檢察官戎婕指出台史移交受刑人的始末。(記者吳政峰攝)

國兩副司長汪南均說明跨國移交受刑人的現況。(記者吳政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