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找到了! 復興空難43死15傷
罹難者家屬前往空難現場招魂。(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月4日上午,復興航空GE235班機在台北松山機場起飛,不久後就因故墜毀基隆河;經過連日搜救,最後一名失蹤者終於在9天後的今(12)日,於基隆河2號水門附近尋獲,總計這起空難造成43人罹難、15人受傷。以下整理復興GE235空難重點。
「Mayday mayday engine failure!」
復興航空GE235班次、編號B-22816,從台北飛往金門的班機機師,2月4日上午10時許起飛一分多鐘後高喊求救訊息,並發出引擎熄火警示,隨即機身傾斜,機翼擦撞一輛計程車及台北市環東大道護欄後,墜毀在離松山機場跑道頭約5公里處外的基隆河內。
機上共58人,包含正駕駛廖建宗、坐在副駕駛座的正駕駛劉自忠、坐在觀察員座的副駕駛洪炳衷,以及2名空服員。53名乘客中,包括31名中國人,及22名台灣人。
原因:2號發動機故障、1號發動機被關掉
飛安會6日公布GE235班機黑盒子部分座艙通話內容與飛航軌跡,顯示飛機起飛後37秒,右側的2號發動機失去動力,發出警告聲,4秒鐘後左側的1號發動機油門被關掉,飛機連續發出失速警告,起飛3分24秒後黑盒子停止記錄。
外界推測,駕駛可能「誤關」了仍可正常運作的1號發動機,造成飛機完全失去動力,失速墜毀。但飛安會強調,最終調查報告要等到10個月之後才會出爐,調查階段不會先做判斷。
搜救:一度陷瓶頸 9天尋獲所有罹難者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在4日當天上午10時56分獲報,隨即趕往現場救援,新北、基隆消防局隨後加入,國防部也出動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等單位,之後陸續有官方或民間團隊加入搜救。從空難當天起,搜救人員就以直升機、金屬探測器等工具搜尋,甚至土法煉鋼的徒手挖、長竿戳等方式搜尋罹難者遺體,但一度陷入瓶頸。另外由於天氣寒冷,陸續傳出搜救人員感冒,人力吃緊。
空難過後第9天的2月12日5時25分,搜救人員終於在基隆河2號水門的成功橋下找到最後一位失蹤者、中國籍男性失蹤者陳仁泰,43名罹難者全數尋獲。
爭議:中央神隱?不用乾式防寒衣?
空難事發第3天,指揮權才由台北市政府移轉給中央,引發朝野立委批評。行政院對此強調,空難如發生於機場外之陸地上,依法由事發地點地方政府負責第一線的搶救工作,中央也於第一時間成立應變中心共同積極協力救災,與地方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另外由於河水溫度低,有潛水專家質疑現場缺乏「乾式防寒衣」,隨即有熱心民眾捐贈7件防寒衣到搜救現場。國防部第一時間則回應稱,乾式防寒衣在搜救現場「派不上用場」,不過在警消出面表達確實有相關需求後,行政院長毛治國於8日致電國防部,調來20件防寒衣,協助搜救行動進行。
憾事:疑因低溫搜救 潛水員髂動脈瘤破裂不幸犧牲
67歲的蘭陽潛水協會總幹事的鐘陸基,連續參與3天的低溫搜救,9日上午突然腹痛難耐被送醫,被診斷出膀胱附近有髂動脈瘤,原定11日進行手術,不料10日下午6時許髂動脈瘤破裂,引發休克,搶救後宣告不治。
效應:ART機隊重訓 10人不及格停飛
空難後,民航局下令召回復航ATR機隊機師重訓,49位重訓的機師裡竟有10位未通過考核,原本復航春節期間離島航班每天單向可提供3000個機位,現在可提供機位減少4成、單向大減1200個機位。
另外,從2014年7月的澎湖空難到這次的台北空難,復興航空的同型ATR飛機7個月內發生兩起事故,交通部長陳建宇4日晚間宣佈,國內22架ATR同型機都要進行特檢。擁有該型飛機的復興航空和立榮航空目前都已完成特檢。
賠償:復航提出每位罹難者1490萬元 家屬不滿意
復航11日表示,將發給每位空難死亡者1490萬元賠償金,與去年澎湖空難並列為國內空難事故理賠金最高紀錄,預計空難賠償總金額超過6億元。但出席家屬不滿意「復興提出的賠償金額和處理方式」,首次賠償金談判破局。
連續空難引發消費者恐慌,復航6日宣布,至2月13日止,全航線退票免收手續費。
檢討:立委疾呼遷建松山機場 柯P認為此時不宜討論
復興航空班機空難,再度炒熱松山機場是否遷建話題,包括民進黨立委姚文智、國民黨立委蔡正元等人都高聲疾呼「松山機場非遷不可」。
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表示,松機存廢涉及太多政治敏感性,不適合在這時候討論。交通部及學者也認為,松機肩負離島運輸,並負擔部分國際航線任務,不是「說廢就廢」。
與失事航班同型的ATR-72型客機。(資料照,記者游太郎攝)
飛安會6日召開復航GE235班機失事事件解讀黑盒子記者會,公布飛航紀錄器初步解讀,圖為飛安會人員出示黑盒子。(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復興空難第8天,南湖大橋下發現2位罹難者及飛機座椅。(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