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鹿野瑞源國小社區踏查 老宿舍變書屋

教長吳思華今續進行偏鄉教育之旅,第三站到鹿野鄉瑞源國小,學生們擊鼓迎賓。(記者林曉雲攝)

教長吳思華今續進行偏鄉教育之旅,第三站到鹿野鄉瑞源國小,學生們擊鼓迎賓。(記者林曉雲攝)

2014/11/21 14:57

〔記者林曉雲/台東報導〕未來想像學校是什麼?教育部長吳思華今天在台東的偏鄉教育之旅第三站到鹿野鄉瑞源國小,校長張鳳秋表示,學生透過遠征式教學的社區踏查,發揮對未來的想像,把老舊宿舍改造成書屋,不只讓學習與生活有連結,更建立對在地的認同感。

教育部自100年起推動為期4年「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以「未來想像」為主軸,至今年共補助156所國中小、27所高中職、26所大專院校及14所社區大學,透過課程逐步啟迪學生對未來的想像力,養成探索及想像未來的思維習慣及情感動機,並讓學生擁有選擇未來及創建未來的機會、能力及行動力。

瑞源國小校長張鳳珠表示,今年2月起參與未來想像教育,結合鹿野地區豐富的人文特色及社區資源,以「記錄小家鄉,放眼大未來」為教學主題,帶領學生深入觀察社區動態,運用數位科技及語言文字記錄家鄉故事,反思自己家園的過去、現在並想像未來。

張鳳珠表示,未來想像課程具體展現在改造社區老舊廢棄的教師宿舍,因學生的反思與想像,使老宿舍化身成與社區民眾互動分享的書屋,帶來閱讀的樂趣,而藉由數位影片拍攝及書屋打造的過程,讓孩子的成長記憶與家園及土地產生連結,能深刻認識自己的家鄉,產生認同感,並能運用創意發想改善未來生活。

瑞源國小學生們也透過學習拍攝紀錄片,更了解家鄉,例如拍攝火車站,發現問題後,提出解決可能方案,孩子也因此對未來有了不同的想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