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都更「落伍、錯誤」 張景森︰應採大面積公辦都更
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6日舉辦「國土基盤整備與國家永續發展─台灣未來發展之探討」論壇,城鄉發展議題邀請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主講。(記者簡榮豐攝)
〔記者曹伯晏/台北報導〕經建會前副主委張景森昨日於「國土基盤整備與國家永續發展」論壇批評,台灣現行都更體制非常落伍,都更條例施行十四年來,只完工四十五案,平均每個個案要花七.七年,總核定面積小於大安森林公園,都更條例是「完全失敗」,讓台灣出現經濟水準這麼高、都市卻這麼醜的怪現象。他呼籲,應全面採用大面積公辦都更,取代民辦都更的錯誤政策。
張景森說,有個做都市計畫的說,從日本回台灣後,看到台灣的建築無法適應,要去東南亞繞一圈再回來,但最近也不敢去東南亞,因為「他們比我們漂亮。」
張景森說,台灣都會之所以醜,是因為沒有多核心、多中心分散開發。他強調,台灣不應該只有一個台北市,或是台北市只有一個信義計畫區,而是要在放射型交通上建立環線系統,這樣環線、輻線交錯的地方,就會產生新的中心,層次就會多樣化、分散化,更有活力。
張景森痛批,現行都更體制非常落伍,都更條例施行十四年只核定一一七案,完工四十五案,平均每一案七.七年;台灣應該走「公辦都更」,進行大面積、一塊一塊的調整,這樣才能解決居住問題,同時在社區層次,還必須取得公共、便宜的住宅,以解決居住正義,同時也應進行層次更高的「國土重新分配」等規劃。
討論到行政區劃分,張景森說,台灣對六都的合併是「草率又無邏輯」,併在一起只是兩個首長變成選一個,鄉、鎮、市變成一個區,但財政沒有改善,「窮的還是很窮」,建議未來台灣的行政區劃分,仍得要再仔細思考,另一方面,也要從生態、經濟角度進行國土規劃,劃出經濟區、生活圈,這樣的做法才較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