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12浬領海線肇事 學者:中國海上民兵常見手法
學者指出,中國海上民兵最常見手法,除拖斷海纜外,更會利用民船身分進行情蒐與試探,包括水文、地理、電磁、通訊波段等資訊,甚至監控海巡及海軍出沒頻率、岸防狀況等。(美聯社檔案照)
〔記者方瑋立/台北報導〕疑似中國權宜輪並拖斷我海纜的喀麥隆、坦尚尼亞雙船籍「SHUNXING39(音譯順興卅九)」與近日航跡異常的蒙古籍「BAO SHUN(音譯寶順)」貨船,皆被本報掌握「詭」跡斑斑。學者昨受訪示警,中國海上民兵最常見手法,除拖斷海纜外,更會利用民船身分進行情蒐與試探,包括水文、地理、電磁、通訊波段等資訊,甚至監控海巡及海軍出沒頻率、岸防狀況等。他認為,國防部與海巡署增進合作是對的方向,但我國國安、海巡及海軍仍應提升對灰色地帶作戰威脅的整體意識,並進一步建立海事情報中心,除國內跨部會資訊共享外,也爭取和友盟國家分享情資。
應建立海事情報中心 分享情資
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受訪表示,權宜輪拖斷海纜除測試資訊封鎖和我國反應時間外,這類中國「海上民兵」更常見手法,是以民間船隻身分進行情報蒐集和試探。掌握目標國家水文、地理、電磁、通訊波段等關鍵資訊,甚至統計海巡和海軍出沒頻率及岸防狀況。
至於如何加強預防?何認為,海巡除應加強訓練和執法的量能外,我國政府也應確保有足夠的法規授權,以便前線指揮官做判斷。無論是國安、海軍和海巡,皆應更加提升對灰色地帶作戰威脅的整體意識和敏感度。此新型態衝突的樣態乍看如一般海事衝突,但卻不應只被當成民間的警務。
何澄輝強調,對抗「易諉性」極高的灰色地帶作戰,國防部和海巡署建立共同圖像固然方向正確,但台灣實在需要建立「海事情報中心」,讓國內跨部會得以快速分享情報和數據分析,更可進一步向國際友盟爭取簽訂合作協定,互相分享情報。他以波羅的海「伊鵬三號」事件為例說,歐洲國家就是透過AI數據分析AIS等航海資訊,才得以迅速追查並成功攔截該中國船。
針對順興卅九與寶順兩船皆為大型「貨輪」,卻長期徘徊於台灣近海,且僅短暫停靠台北、基隆或高雄港,其餘時間異常繞行或停在海上,何澄輝指出,這種「島內海運」不合理,不只具灰色地帶威脅風險,更有一般犯罪嫌疑。若海巡登船檢查受阻,至少也應該長期追蹤監控,探清類似船隻來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