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議題成選戰焦點 學者:排黑只能治標 應改革選制
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蘇彥圖表示,民進黨與國民黨在黨內提名機制上,互相競逐「排黑」標準,但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因為黑金往往是更複雜的結構性問題,建議可從選制面著手改革。(資料照)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黑金議題成為選戰攻防焦點,學者評估,若台灣政治仍以地方服務做為關鍵,民主素質很難有結構性改變,但在資訊傳播推波助瀾下,各政黨對空戰形象會更敏感,更須面對黑金爭議;而藍、綠在黨內提名機制上競逐「排黑」標準,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建議結構性問題可從選制面著手改革。
林佳和:現制做好選服 就可能當選
民進黨日前祭出「排黑條款」,涉及黑、金、槍、毒或曾被管訓者,不能擔任黨職或代表參選公職,未來落實成效備受檢驗。國民黨方面,澎湖縣議長劉陳昭玲及雲林縣議長沈宗隆接連因涉貪遭收押,黨中央近日成立的選策會成員更被挖出多項黑金、司法爭議,昨緊急終止運作。
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昨受訪表示,台灣民主政治未臻成熟,部分非都會區仍以地方服務做為關鍵,就算是弊端重重、前科累累的候選人,只要選服做得好就可能過關。
不過,林佳和指出,在目前資訊快速、多樣化,個別候選人的私德都可能被渲染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議題;若全國焦點集中在一場單一選區選舉,例如台中立委補選或南投立委補選,空軍的影響力就會大幅提升,因此多數政黨都會避免提名形象太差的人選。
蘇彥圖:地方議會 可納政黨比例制
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蘇彥圖則評估,即使民進黨與國民黨在黨內提名機制上,互相競逐「排黑」標準,卻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因為黑金往往是更複雜的結構性問題,建議可從選制面著手進行改革。
蘇彥圖說,地方政治長期存在派系勢力把持利益和人際網絡,建議縣市議會半數席次可改採政黨比例代表制,讓新興的公民力量有較高的當選機會,並強化政治課責,突破「恩庇侍從體制」,建立更健康的地方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