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鏽的綠色執政招牌
得票比較
記者陳昀/特稿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二○一八年在九合一選舉大敗後曾說「民主給民進黨上了一課」,四年後民意再給民進黨一記重擊,面對滿意度低、幾乎毫無作為的在野黨,民進黨依舊輸得一敗塗地,民進黨第一要務就是徹底自我反省、檢討失敗,經過大破大立、找回民眾的期待,才能面對緊接的二○二四大選挑戰。
民進黨去年通過特別條例,六都提名由黨主席徵召、非執政縣市協調產生,確立由蔡英文主導提名人選,也必須肩負成敗責任。民進黨背負執政包袱,受制疫情而延後提名,在準備不及下,要對抗藍營傳統地方派系夾殺確實不易,但過程中民進黨多次戰略失誤,也是不爭的事實。
回顧這次提名過程,民進黨七月決定雙北市長人選時,被提名的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正因防疫議題被在野黨圍攻、已非「最強狀態」,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從爭取台北市長轉戰新北市長,導致整體聲勢都對綠營不利;而前桃園市長候選人林智堅爆發論文爭議,蔡英文出面率全黨力挺,當週林智堅又無預警退選,都再三重挫支持者的信心。
作戰講求先守成再開疆,台北市本非民進黨「本命區」,沒能拿下可說是非戰之罪,但在野黨猛打陳時中的防疫議題,一來一往間讓其他議題失焦,也影響其他縣市候選人的關注度;此外,民進黨誤判無黨候選人黃珊珊能瓜分藍營票源,事實也證明是民進黨過於輕敵。
選戰最後關頭,民進黨府院黨和各縣市首長大團結啟動「輔選列車」,以中央執政成績為招牌、抗中保台為基調,抗中保台固然重要,但與地方選舉連結薄弱,低迷的投票率更凸顯民眾的無感。
綜觀這場選戰,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提出的政見相對淺薄、也經常遭譏「躺著選」,民進黨會輸,源自於過程中給支持者帶來的失望,「綠色執政,品質保證」招牌顯已生鏽,口號無法引起共鳴,事實上,國民黨還是國民黨,但民進黨何時才能找回民眾期待的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