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臺北市 17-18 ℃

快速機輔助 天弓飛彈裝填 縮為25分

圖為今年台北航太展由中科院展示的天弓飛彈機動發射架,採拖車頭拖曳,以液壓為動力進行發射角度轉換,操作模式分為本機模式、檢查備便模式、遙控模式等三種,每發射架可發射四枚飛彈。(記者許紹軒攝)

圖為今年台北航太展由中科院展示的天弓飛彈機動發射架,採拖車頭拖曳,以液壓為動力進行發射角度轉換,操作模式分為本機模式、檢查備便模式、遙控模式等三種,每發射架可發射四枚飛彈。(記者許紹軒攝)

2007/09/11 06:00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軍方高層人士指出,我國自製天弓防空飛彈至今仍以固定陣地為主,飛彈發射後重新裝填需時竟超過一小時,飛彈陣地形同只有一次射擊的能力,空軍防空司令部明年規劃增購四部快速裝填機,將可縮短每枚飛彈重新裝填的時間為二十五分鐘。

試驗成效佳 軍方擬增購四部

此外,因為固定陣地的易毀性太高,中科院也研發天弓飛彈機動發射架,將逐步換裝全國飛彈陣地,以免戰時第一波就遭到中國飛彈打擊。

據指出,目前天弓飛彈為固定陣地發射,採用垂直架彈箱裝填方式,過去都用十五噸吊車進行再裝填任務,每枚飛彈需時六十五分鐘,在分秒必爭的現代戰爭,天弓陣地形同只有一次發射的能力,很快就會失去戰力。

九十七年國防部公開預算書指出,一九九九年五月,前參謀總長湯曜明在第七次作戰會報下令,要求飛彈部隊針對「縮短天弓飛彈再裝填時間」盡快改善,經過幾年試驗,先在台中與澎湖飛彈陣地各配備兩部快速裝填機進行驗證,再裝填速度已經增快到每枚二十五分鐘,成效頗令人滿意。軍方今年已增購快速裝填機,花費約二千二百萬餘元;明年新購的四部將部署在南部與外島陣地。

目標機動化 研製機動發射架

不過據了解,快速裝填機仍屬過渡時期的裝備,最終將要實現所有飛彈發射單位全部機動化的目標,以增加戰場存活率,現已委託中科院研製機動發射架,配合ATBM低層反戰術飛彈系統計畫的研發,逐步進行換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