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事件 國安高層:中國兩會是觀察時間點
中國上週五以非貿易理由對外宣布,三月起禁止我國鳳梨進口,引發高度爭議。(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蘇永耀、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上週五以非貿易理由對外宣布,三月起禁止我國鳳梨進口,引發高度爭議。對於中方無預警措施,且不排除有下一波動作,我國安高層研判,今年正逢中共建黨百年、中國達成脫貧第一個百年目標,尤其中國年度「兩會」即將登場,內部民族主義氣氛高漲,中國對台舉措有其政治背景,待兩會結束後或是另一個觀察時間。
不排除有下一波動作
中國全國政協會議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俗稱「兩會」)將於四、五日登場,今年正逢中共建黨百年、中國達成脫貧第一個百年目標及「十四五規劃」(第十四個五年計畫)開局之年,為中國領導階層重要的政治活動,也是領導人習近平宣揚政績的最大舞台。不過,外部環境美中對抗氣氛依舊,加上香港等議題持續為國際關注,加深內部「寧左勿右」的政治效應,中國對外也民族主義氣氛高漲。
中國海關總署上週五無預警宣布,三月一日起暫停進口台灣的鳳梨;國台辦並稱,多次從台灣輸入的鳳梨中驗出有害生物,暫停進口台灣鳳梨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範舉措、科學合理。
兩岸人士表示,中共選在星期五最後一天上班日對外宣布,要讓我方政府來不及協商反映的用意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二○一九年七月卅一日,中共宣布禁止中客來台自由行,隔天八月一日馬上實施,擺明是政治報復懲罰,先前也曾以台灣對中生不友善為由,中斷中生來台。這次鳳梨事件亦是政治縝密的對台操作,但中共刻意不講政治理由,顯示他們在測試台灣政府及國際社會。
據了解,台灣除了鳳梨之外,民進黨執政南部縣市的釋迦、蓮霧等農產品,也有上萬噸銷往中國市場,未來都可能得面對禁止進口的問題。
國安高層認為,中國禁我鳳梨進口,不排除對台舉措有其政治背景,待兩會結束後或是另一個觀察時間。因此,我方回應著重在相關貿易的救濟措施,包括開拓外銷途徑與內部銷售管道,避免農民權益受損。
另方面,政府也審慎觀察北京對台的下一步動作,而未升高政治回應,除保留未來雙方的協商空間,同時避免北京藉機擴大對台抵制。蔡英文總統昨則透過臉書貼文,繼續鼓勵農民:「台灣鳳梨的好,我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