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逾10院士中國籍 學者籲改革

逾10院士中國籍 學者籲改革。(資料照)

逾10院士中國籍 學者籲改革。(資料照)

2020/04/29 05:30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中研院的中國院士有多少?監委曾約談,立委也曾索取資料,但中研院都未提出資料。據了解,院士來自中國超過十人且不具中華民國國籍。中研院學者批評,現有中研院院士選舉制度違法,不利台灣學術國際化,不具本國國籍者竟可擔任本國院士,建議中研院提案修法,或請立法院修法。

中研院表示,院士選舉基於同儕選舉精神,所有選舉程序或院士議題,如國籍規定,均由院士會議相關組織討論制定後,院方依程序辦理行政業務,如有修訂須經院士會議討論決定。

中研院組織法第四條規定,「中央研究院設置院士若干人,依照下列資格之一,就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之」,可見中研院院士只能是本國學界人士;但據了解,目前二八二名院士中,有超過十人是中國籍。

去年中研院曾被監委約談說明院士國籍,當時中研院表示,院士提名不會詢問國籍;而今年立委范雲質詢院士國籍議題時,也向中研院索資不成。

多位中研院院士及院內學者組成的自由學社,近日公開呼籲儘速更改中研院組織法中之規定,明定院士候選人須有中華民國國籍。

應修法明定須具中華民國國籍

院士廖運範表示,現有制度把中國人選進來,是很可笑的事,美國已經發生中國學者竊取技術的例子,不要以為台灣研究沒有機密,像生醫領域我們也有很好的研究,不能拱手讓人。中研院現已設立名譽院士,類似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海外院士,可廣邀世界上不同族群、國籍的一流學者,因此修改選舉方式,不會影響國際學術交流的問題。

院士林明璋說,院士選舉應該要改革,不然全世界會講中國話的人都可以來選,實在沒道理,對台灣研究做得好的學者也不公平,改變選舉方式不是要排斥任何人,更不會阻礙國際學術交流。

中研院自由學社也舉例,兩年前,中研院選出一名院士,出生中國、在美國擔任材料科學教授,為了取得美國國籍,放棄中國國籍,只能擔任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但居然可以當台灣中研院院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