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德宗不同意見書57頁 吟詩作對當寫回憶錄
大法官湯德宗審理年金改革釋憲案,在不同意見書洋洋灑灑寫了五十七頁,轟蔡政府得不償失。(資料照)
大法官生涯最後一役 為年改嗆蔡政府
〔記者吳政峰、陳慰慈/台北報導〕大法官湯德宗為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退休,身分雖屬公職人員,但退休俸準用教職員,他曾因教改案向考試院訴願被駁,因此,本次大法官審理軍、公、教三起年改釋憲案時,湯德宗迴避教改案,洋洋灑灑寫了五十七頁不同意見書,轟政府「得不償失」。
前總統馬英九原提名最高法院庭長邵燕玲為大法官,後邵因案懇辭,馬改提名湯德宗。湯將於今年九月卅日卸任,年改案是其大法官生涯最終一役,不僅在不同意見書批評公共支出舞弊浪費,還吟詩作對回想大法官生涯,宛如當成回憶錄在寫。
「不堪回首的審查程序」,湯德宗抨擊三起年改釋憲案的審查過程,包括年改案「受理與否」標準一變再變,殆無公信可言;併案審理,同日公布,畢其功於一役;密集開會,空前絕後;沒有思辨對話,何來合議審查。
質疑政府一邊提前瞻 一邊推年改
湯德宗點名蔡政府簡化年改問題、誤導社會輿論,一邊喊窮、一邊提出「蚊子建設」、「前瞻計畫」、「減稅項目」,痛罵「公共支出所涉及的各種舞弊(貪腐)與浪費,才是造成國家財政危機的罪魁禍首」、「年改的真正動機,應是政府不願意再花這麼多錢來照顧(養老)軍公教退休人員!」「不應污名化十八%優存」,批評年改釋憲文是「似是而非的繞口令」。
文末,他還以孟子的「養浩然正氣,行天下大道」、白居易寫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替自己的大法官生涯收尾。
另外,大法官張瓊文在協同意見書中,則以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情節為例,質疑如果衰老成為一種原罪,犧牲成了老人家唯一的宿命,年長者如何自處?台灣難道已成了劇中飢寒交迫、不得善終的小鄉村嗎?「政府欠了受改革不利影響之軍公教一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