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會拋3階段「小規模無劇本」演練 5主軸推全社會防衛韌性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今登場,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就「全社會防衛韌性規劃與挑戰」提出報告。(圖擷自總統府網站)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今(26日)登場,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說明委員會5項主軸及核心任務,包括三個階段性目標,今年12月桌上兵推、明年3月地方小規模演練、明年6、7月結合漢光進行前導演練,盼中央與地方合作,以「小規模、無劇本」方式進行。
徐斯儉今就「全社會防衛韌性規劃與挑戰」提出報告,指出委員會有5大主軸核心任務,包括「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資通、運輸及金融網路安全」;總體目標有三,分別是維持政府持續運作、維持社會民生核心功能持續運作、以及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
關於全社會防衛韌性,徐斯儉說,現在全世界各國同時面臨傳統跟非傳統的安全威脅,這些安全威脅無論是氣候變遷、或是地緣政治,往往是非常大型的災難或長時間威脅,其問題就是,如何在這種威脅下,穩定社會持續運作和政府持續服務,而解決方案就是強化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據此,徐斯儉表示,可以看到其他國家的做法,譬如波羅的海各國,近10年都朝向所謂全方位安全的概念轉型,比較有經驗的國家是芬蘭,芬蘭自從2次世界大戰後就提出社會安全戰略,認為全體社會的參與,是國家渡過緊急狀態的關鍵。在俄烏戰爭的過程中,烏克蘭的經驗尤其值得我國借鏡,烏國民間組織與政府通力合作,協助配送物資給災民,大量志工自願地協助災民的收容中心運作。
徐斯儉強調,從這樣的經驗,我國可以得到兩大借鏡,一是全民了解自己的角色與職責,二是社會大眾才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最重要因素。
談及台灣現況,徐斯儉表示,過去在威權時代有所謂的民防,許多現行民防法規其實是威權時代所留下來的,但這是一種軍管體制、以軍為主,現在要提倡的是全民自己要來保護自己,加上台灣民間人才與技術非常豐沛,可以成為台灣進步和走向國際的引擎。
據此,徐斯儉指出,未來的做法有三,一是建立一種協調跨部會、跨領域、跨世代的合作,制定新的韌性計畫;其次,建立非軍事政府部門應變的共同圖像;第三,提升大眾對威脅的認識及自我保護的能力。
至於短期目標,徐斯儉表示,本次委員會會議是9月,希望12月能進行桌上兵推並向委員會報告,明年3月在某一縣市舉行地方的小規模演練,明年6、7月盼結合漢光演習,進行較全面性的前導性演練;承總統指示,希望這些演練都能夠以「小規模無劇本」的方式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