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李遠稱中正紀念堂轉型仍需共識 真促會轟勿再無限期拖延

中正紀念堂。(資料照)

中正紀念堂。(資料照)

2024/06/03 14:01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正紀念堂轉型尚未落實,蔣介石威權象徵高居廟堂之上,文化部長李遠日前在立法院備詢指出,「需建立在共識上執行」。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今日對李遠迴避處理問題的「共識」說法表達遺憾,質疑李遠勿再以「等待建立共識」為託詞,無限期拖延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重大任務。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發聲明表示,文化部自2017年啟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社會討論計畫,舉辦多場審議式民主討論,2021年啟動中正紀念堂階段性轉型計畫迄今已逾3年,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辦理過共識會議、工作坊、競圖等「尋求社會共識」的活動。

真促會指出,在文化部的計畫前,目前已經終止運作的促轉會也曾委託民間組織辦理過相關座談與公民審議,並提出4個空間轉型方案。民間空間專業團體去年舉辦了競圖活動,甚至徵集到了142個方案。想請教李遠部長,中正紀念堂轉型所需要的共識究竟是什麼?一個民主國家持續在首都市中心紀念威權獨裁者是目前台灣社會的共識嗎?

真促會質疑,蔣介石與國民黨政府於戒嚴時期對人民基本權的侵害與壓迫是清楚的歷史事實,中正紀念堂堂體中的巨大銅像及例行的軍禮儀式,是否牴觸民主價值,可以是部長所謂的「見仁見智」嗎?

真促會提及,社會共識是動態、且會透過溝通不斷變動的,不應由於溝通期間可能造成意見紛爭,就將意見分歧視為不可改變的現象,從而被動等待共識出現。尋求共識是所有民主社會在意見分歧時都會進行的努力,但缺乏共識不應成為卸責的藉口。

真促會批評,文化部長李遠看重的是中正紀念堂的休閒功能,堂體內功過並陳的蔣介石常設展,是否對李而言就夠了?李遠希望不要對特定建物賦予特定意義,這是何等虛無的說法。空間就是權力,空間就是符號,為何部長看不見這座龐然大物,本質上的文化形式是領袖崇拜、封建帝王與黨國象徵的複合體?

「威權象徵的清除,代表城市與國家對於威權歷史的反省!」真促會強調,在檢討過去不義後,台灣社會才能夠迎來不同群體間的和解與共融。呼籲李遠部長及民進黨政府拿出決心,落實「持續推動轉型正義」的承諾,而李遠表示三軍儀隊不應『被大家在政權轉換中移來移去』,這樣的顧慮令人費解。

真促會表示,任何致力於轉型正義的政府都應盡最大努力移除威權象徵,未來的政權輪替是否可能帶來轉型的暫時退步,不應成為當前政府決策的干擾因素。文化部應盤點現階段中正紀念堂轉型應執行的相關工作,做法俱在,只差設定具體的目標、實施路徑與進度。相關工作可以從民間呼籲已久的結束三軍儀隊駐防任務開始,移除向獨裁者致敬的儀式做起。

真促會認為,李遠這次對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發言,迴避轉型正義必須由「政府的力量」對過去進行矯正的根本問題,同時也突顯了未意識到以文化手段介入轉型正義議題亦必然有立場。

真促會質疑,李遠口中的文學、音樂、電影等藝術及文化展演是否真能深化民主?還是進一步鞏固既有的霸權意識型態?想以藝文手段形成中正紀念堂轉型共識的文化部長,需要深思並確立政策方向。呼籲李遠勿再以「等待建立共識」為託詞,無限期拖延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重大任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