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打臉藍白說監控人民手機 資安學者李忠憲說原因

資安學者李忠憲今日發臉文說明「Metadata」和「Data」的不同。(記者洪瑞琴攝)

資安學者李忠憲今日發臉文說明「Metadata」和「Data」的不同。(記者洪瑞琴攝)

2024/05/30 10:00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最近在政論節目上稱用手機訊號定位,分析青鳥行動群眾的年齡組成,遭藍白陣營圍剿動用國家機器比對個資、監控人民。對此,資安學者李忠憲今(30)日發臉書文「為這些人上資訊課」,點出「Metadata」和「Data」的不同。

李忠憲說,包括黃國昌等人還有統派媒體一直在講民進黨監控人民,這樣之後還有人敢出來抗議嗎?「這是個只講政治立場和利益,忽略專業知識和正義的世界,要做一個正常人必須要有非常冷靜的頭腦、堅強的意志」。

李忠憲指出,個資非常重要,會侵犯隱私,如果能夠追蹤每個人的位置、金流和消費行為,政府就可以掌控所有人的行蹤,這就是中國現在的情況,數位獨裁,喜歡自由的人不可能會喜歡中國。

李忠憲表示,王義川由中華電信提供的資料,基本上就是所謂的 Metadata,指的是描述資料的數據,也就是關於資料的資料。例如這塊區域20歲到25歲的總共有多少人,並沒有個別人的姓名電話等等,只有這個資料集的統計資料,這跟一般的Data是不一樣,我們需要資料才能夠做一些分析判斷,人工智慧如果沒有資料的話就是廢物。

李忠憲表示,資料可能會侵犯個資,個資指的是能夠直接或間接識別某個自然人的任何資訊。這包括姓名、地址、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等。只要這些資訊能夠用來識別一個具體的個人,就屬於個人資料的範疇。

李忠憲表示,有一種手段就是去識別化,去識別化是指採取技術手段和措施,對個人資料進行處理,使其無法識別特定個人,從而保護個人的隱私。去識別化的目的是在使用或分享資料時,最大程度地保護個人隱私,同時允許資料的分析和使用。

李忠憲在文末也不忘諷刺說:「有些法學博士連自己唸的法律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應該也不會懂這些跟資訊安全有關的概念」。可是我們不一樣,我們是有知識和智慧的現代公民,了解什麼是個資、去識別化和 Metadata。

李忠憲也感慨表示,當初他和另位教授林宗男出來反對數位身分證,恐有數位獨裁集權的憂慮,藍白國會議員沒人強力監督,沒有立法委員認為這會侵犯個人隱私,但是新竹市國民黨市議會黨團集體反對。

針對藍白稱民進黨動用國家機器監控人民,資安學者李忠憲發文打臉。(擷自臉書)

針對藍白稱民進黨動用國家機器監控人民,資安學者李忠憲發文打臉。(擷自臉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