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圖謀削弱台灣人抗敵意志 國際剖析中國認知戰5大態樣

2023年中國「認知作戰」態樣彙整。(讀者提供)

2023年中國「認知作戰」態樣彙整。(讀者提供)

2023/12/07 19:58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認知作戰」威脅加劇,引發國際關注!我官方彙整,歐美各國關注中國認知戰方式,主要包括「大量使用AI技術投放爭訊」、「跨平台多語種同步炒作」、「透過協力者淡化輿論操弄痕跡」、「運用複合式網攻手法規避追查」、「活用軟硬議題提高對台影響力」等5大認知干預態樣,中國更藉此圖謀形塑「疑美」、「友中」輿論。

根據分析,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荷蘭、匈牙利、日本、澳洲、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韓等12國及歐盟,陸續透由政府機關、智庫、媒體等管道,發布共計51則示警情訊,旨在提醒國際重視中國藉散布爭訊、操弄輿論、利用新興技術,加大遂行認知作戰,意圖提升其國際地位,擴大中國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評析示警情訊,主要聚焦提醒國際關注中國認知作戰多元態樣,其中包含「大量使用AI技術投放爭訊」、「跨平台多語種同步炒作」、「透過協力者淡化輿論操弄痕跡」、「運用複合式網攻手法規避追查」,以及「活用軟硬議題提高對台影響力」等5種認知干預樣態,直指中國運用相關操作模式,大量對境內、境外投放「疑美」爭訊、拓展「友中」外宣,並強化輿論監控。

另外,中國更藉由假帳號、網駭及新興AI技術等複合式資安威脅的靈活運用,增加爭議訊息溯源追查難度。在對台認知作戰部分,國際示警中國對台滲透與爭訊傳散,旨在激化台灣內部對立,圖謀削弱台灣人的抗敵意志。

外交部長吳釗燮12月5日在「中國影響力網絡年會」(CITW)演講指出,隨著「二合一」選舉將屆,中國再度藉軍事、經濟、假訊息、非法金流等「混合戰」策略,試圖影響選舉結果。此一說法與各國示警內容不謀而合。

知情人士指出,中國認知戰態樣日趨靈活,操作層面廣泛,其輿論監管與引導策略,從線下到線上、由境內策聯境外、傳統結合非傳統、外交政治經濟走向文化生活面向,均有跡證可循,更臻考驗各國政府警覺意識與人民識讀能力。

關於如何對應中國認知戰威脅?美聯邦參眾議員在今年4月提出《台灣網路安全韌性法案》,要求美國與台灣強化網路安全合作面向,共同抵擋中國網路攻擊;澳大利亞4月宣布,政府機關禁止裝設TikTok,防堵中方竊取資訊;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6月發布年度安全評估報告,示警中國是經濟和科技間諜活動最大威脅。

英國國會也在7月通過《網路安全法案》修訂,針對中國等境外勢力爭訊傳散採取預防措施等情,凸顯防範中國影響力威脅已成國際共識。知情人士指出,你我如未正視紅色滲透威脅防範,侵蝕的將會是習以為常的民主體系,後果實不容小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