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縣府啟動《續修花蓮縣志》 原民代表盼原住民內容散見各篇章

第4次《續修花蓮縣志》今年開跑,由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吳冠宏(前排右三)擔任總主持人,團隊成員今宣示啟動。(記者花孟璟攝)

第4次《續修花蓮縣志》今年開跑,由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吳冠宏(前排右三)擔任總主持人,團隊成員今宣示啟動。(記者花孟璟攝)

2023/06/13 20:03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縣府今年度啟動《續修花蓮縣志》,預計花費4年、斥資1937萬元、紀錄2002年至2021年縣史資料,預計2026年完成並出版。今起舉辦系列分區座談,曾參與修纂《秀林鄉志》的太魯閣族文史工作者黃長興、太魯閣青年會成員Walas都表示,希望續修縣志在原住民族的內容不要全擠在「族群篇」,應將原民社會發展的各層面同時放在各篇中呈現。

《花蓮縣志稿》從1968年首次由花蓮縣文獻委員會出版,歷經1974年、1991年及2003年共3次的續修,今年啟動第4次續修工作。花蓮縣政府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作進行《續修花蓮縣志》計畫,請到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吳冠宏擔任總主持人,並組織跨領域團隊,包括歷史學系、臺灣文化學系、社會學系、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以及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教師群所組成,將以4年時間完成2002年至2021年的資料蒐集與編纂。

本次續修除了延用舊有的歷史、教育、自然、族群、政事、文化及經濟、社會8個篇之外,特色是首次獨立增設觀光篇、人物篇。吳冠宏說,觀光篇乃因應最近20年花蓮觀光的發展,人物篇則依照政治、教育學術、經濟、醫療、婦女、原住民等各層面分成十大類,也希望各界推薦人選,原則是對花蓮有重要貢獻、立傳時間以110年以前為原則,生人不列入人物傳。

吳冠宏說,陸續舉辦的10場講座,將由東華大學學術團隊整合地方耆老、文史工作者進行匯聚及對話,希望各界提供意見,讓近20年來的史料和文獻真實地呈現在續修縣志之中。

縣長徐榛蔚說,要特別感謝鳳林鎮退休校長也是文史工作者廖高仁校長,提醒她「已經20年,縣志該進行續修了」,未來4年將以誠實的態度,將史料進行認真的分析和整理,經費方面也感謝文化部的鼎力支持。

參加北區座談的太魯閣族耆老黃長興說,在部落中與耆老進行長達十年的考證,發現日本文獻的書寫有所偏差,希望結合原住民觀點;太魯閣族青年學會Walis Jiyung說,希望在續修縣志中看到包括太魯閣族正名等重要歷史,原住民的部分應均勻呈現在各篇章中,不要只擠在族群篇內。

縣府表示,今年度啟動的《續修花蓮縣志》,為廣泛徵集各界對花蓮縣變化的觀察及編修建言,主辦團隊本月在花蓮舉辦4場分區座談,第1場北區、第2場中區座談,今天分別在花蓮縣府、光復鄉公所舉辦。南區座談預計後天16日在豐濱鄉公所、玉里鎮璞石藝術館舉行。有興趣的民眾可關注「洄瀾走讀-續修縣志計畫」臉書粉絲頁最新訊息。

第4次《續修花蓮縣志》今年開跑,由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吳冠宏擔任總主持人,團隊成員今宣示啟動。(記者花孟璟攝)

第4次《續修花蓮縣志》今年開跑,由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吳冠宏擔任總主持人,團隊成員今宣示啟動。(記者花孟璟攝)

第4次《續修花蓮縣志》今年開跑,13日舉辦北區及中區座談,本月將陸續舉辦分區座談。(記者花孟璟攝)

第4次《續修花蓮縣志》今年開跑,13日舉辦北區及中區座談,本月將陸續舉辦分區座談。(記者花孟璟攝)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吳冠宏擔任第4次續修花蓮縣志的總主持人。(記者花孟璟攝)

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吳冠宏擔任第4次續修花蓮縣志的總主持人。(記者花孟璟攝)

花蓮縣志歷經三次續修,將在今年迎來第四次續修。(記者花孟璟攝)

花蓮縣志歷經三次續修,將在今年迎來第四次續修。(記者花孟璟攝)

最初版的《花蓮縣志》由花蓮縣文獻委員會編印,成員包括花蓮大儒駱香林、苗允豐等。(記者花孟璟攝)

最初版的《花蓮縣志》由花蓮縣文獻委員會編印,成員包括花蓮大儒駱香林、苗允豐等。(記者花孟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