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國在台操弄陰謀論食髓知味 曾柏瑜:明年大選恐大量使用

台灣民主實驗室副執行長曾柏瑜。(記者楊丞彧攝)

台灣民主實驗室副執行長曾柏瑜。(記者楊丞彧攝)

2023/02/11 23:09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台灣是學界研究公認受到中國假訊息攻擊最嚴重的地方,從關西機場事件、疫苗採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台積電赴美設廠到疑美論等議題斧鑿斑斑,政府疲於澄清回應。專注於資訊戰研究調查的機構示警,陰謀論難以查核且傳播方式去中心化,中國在近年幾次操作已經「食髓知味」;對於明年大選,他們非常擔憂中國將大量操縱陰謀論。

台灣國際法學會、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及台灣制憲基金會今(11)日舉辦「《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後台美關係最新發展」研討會,從國際法、經貿、傳統及新興安全角度切入解析台美關係及中國對台威脅。

台灣民主實驗室副執行長曾柏瑜以資訊戰研究專家沈伯洋所整理的「認知領域作戰的中國進攻模式」解釋,在台灣「協力模式」漸成主流,多透過「共鳴者」協助擴散,也讓資訊操弄之認定與防範愈發困難。而「內容農場」模式雖較為式微,但現在變形為產製速度快、品質差的短影片,透過大量製造方式在封閉社團內分享,傳播速度驚人。且社群平台演算法不透明,不僅難以進行研究,也讓問題更顯嚴重。

曾柏瑜示警,從疫情、戰爭到選舉的資訊操弄來看,中國正在大量使用陰謀論進行認知作戰。而陰謀論不是在選舉才開始編造,而是平常就不斷鋪陳、經營,待事件發生再由假帳號或機器人大量傳播引爆輿論,傳統媒體再接棒配合擴散、達到高峰。而與俄羅斯有明確「指揮鏈」不同的是,中國從省級單位、共青團等各層級都在從事認知作戰工作,因此同樣的敘事會有不同變形,也增添追查上的困難。

曾柏瑜分析,陰謀論敘事大多與中國政治宣傳之大戰略目標一致,不外乎質疑與詆毀西方政治規範、貶低民主價值,或吹捧、正當化「中國發展模式」。她舉例,去年雖選情冷,但「台積電遭美國掏空」論述,仍於選前不正常發酵。而此論調早在2020年就開始在中國內容農場及半官媒散播、鋪梗。因此,對於明年大選,民主實驗室最擔心中國會大量操弄陰謀論影響輿情。

曾柏瑜指出,資訊戰或認知作戰危險之處,在於攻擊者藉由不實或具爭議訊息製造社會不信任或分裂,不僅是針對執政黨,更可能擴及到對民主與整體社會體制之不信任,進而讓公民降低警覺與意識,從而失去抵抗意志。她也舉國立中正大學特聘教授黃俊儒及德國自由柏林大學媒體與傳播研究博士羅尹悦今年1月出版的研究指出,疫情期間,國內民眾不分黨派立場都受到假訊息相當影響,例如疫苗決策背後有秘密組織操弄、政客對民眾都在說謊等,在在影響對政府之信任。

過去研究中國統戰行為的新北市議員林秉宥直指,認知作戰的核心仍是中國對台統戰工作,中國耗費極大心力研究台灣社會與媒體之脆弱點,據此構築其認知作戰敘事。而陰謀論的操作不能太違背常理,但在其中可以「加料」,因此通常是七分真、三分假,一點一滴地造成「異化」。

對抗認知作戰的困境在於,林秉宥直言,因為這對民眾不會帶來立即損害,類似「溫水煮青蛙」,與詐騙案大不相同。對於政府該如何回應,林則坦言,認知作戰因大量運用網路技術以及人工智慧,因此他與曾柏瑜及許多專家原本都期盼,數位發展部成立之後,應會承擔起相關業務。林也提到,中國現在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大量申請帳號並「海巡」各粉專,能偵測到各式各樣他們試圖要影響的留言,還會與真人留言互相呼應,讓民眾更難判斷何者為真。

曾柏瑜另點出,在台灣操弄認知作戰上,其中一關鍵在於傳統媒體所扮演的角色。無論陰謀論在社群平台上怎麼操作,會不會發酵端視傳統媒體是否跟進;若有傳統媒體配合,就會造成更多共鳴。林秉宥對此解釋,認知作戰訊息透過封閉性社團傳遞後,還會搭配傳統媒體,讓民眾產生「反覆交錯印證」的錯覺。原本民眾在群組看到類似訊息可能還不敢確認真假,但看到傳統媒體報導同樣敘事後,就會信以為真,而這是目前最難處理的部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