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3國寶瓷器破損案 3監委已申請自動調查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左)質詢監察院秘書長朱富美(右)。(記者謝君臨翻攝)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3件國寶瓷器破損,引起外界關注。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7)日於立法院質詢時表示,國寶保護的標準作業流程(SOP)可能出錯,恐與故宮的結構性問題有關,詢問監委是否調查。監察院秘書長朱富美說,本月3日已有3位監委申請自動調查。據了解,調查委員擬於稍晚發布新聞稿對外說明。
故宮「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分別於去年2月3日、今年4月7日被發現破損,但查無人員疏失,不排除早有「暗傷」日久破裂;至於「清 乾隆青花花卉盤」則是5月19日同仁整理時不慎掉落地面而受損,故宮將懲處2名職員,其中1人記1大過,另1人記2支申誡。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邀請朱富美列席說明立法計畫,並備質詢。陳以信質詢時指出,故宮竟於2年打破3件國寶,中間凸顯很多問題,譬如說第一件行政調查延宕,去年2月3日事發,9日報告才交政風室,3週後才調閱資料,到了3個月後才要求器物處等單位協助調查,人員約談竟長達半年後才進行。
陳以信質疑,故宮院長吳密察說第一時間就覺得事態嚴重,但這麼重要緊急的事卻搞到半年後才進行;故宮國寶保護的SOP可能出錯,與近年結構不斷調整、使用非專業人力,改革方向被外界認為是以意識形態的方式改造故宮,擬將故宮降為行政院三級單位等,這難道沒有結構或制度原因,監院有啟動調查?
朱富美答詢表示,本案於11月3日時,已有3位監委申請自動調查,至於是否要發布新聞,這是監委裁量權,外界不一定會得知,但已分案調查。
陳以信強調,故宮的幾份調查報告,自己調查自己不夠詳實,有利益衝突問題,因此外部才要介入調查,我們要求行政院組成專案小組,監察院風聞奏事,也必須發揮功能,裡面涉及政風、結構、方向等問題,監察院應該進行調查,監委申請自動調查是好事,希望能真正調查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