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具強烈台灣主體意識、忍功一流 李安妮:跟農業專業有關
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回憶父親李登輝,認為父親具有強烈台灣主體意識、忍功一流,都跟農業專業的出身有關。(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前總統李登輝明天(30日)逝世滿2周年,被稱為台灣民主之父的他曾表示,若不是農經系的專業訓練,無法做中華民國的總統。一如農作物須扎根於土地,播種、耕種、收成都要等待最好的時機,李登輝次女、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說,父親具有強烈的台灣主體意識、忍功一流,確實都跟農業專業有關。
李安妮今天(29日)出席《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新書發表會,書中不僅呈現李登輝的學思歷程,更透過李登輝傳奇的一生,回顧台灣近百年的農業發展,而農業特性之一,正是需要時間的醞釀跟等待,農業的特性也呼應李登輝的施政布局、政策的推動、政治人才培育,每項幾乎已影響台灣半甲子以上,如現任總統蔡英文就曾擔任前總統李登輝的幕僚。
李安妮接受記者訪問表示,父親從事政治工作時雖然歷經很多選舉,但都不脫離農業學者出身的特質,深知很多事情都需要「假以時日」,她說,父親深知忍功的重要性,「好的事情也必須要對的時間來做,農業、教育、司法改革都一樣,都要掌握最好的時機。」
一如農作物無法失根,都要穩穩扎根於土地,李安妮認為,父親具有強烈的台灣主體意識,跟農業的專業訓練有關,「我感受得到父親對原生土地的尊重。」李登輝擔任台灣省主席時,因應農業政策改變,當時省農林廳擬定「台灣省十大傑出專業農民選拔計畫」,獎項名稱不是「台灣省十大傑出農民獎」,而是定為「神農獎」,現在往回看,已可感受突顯主體意識的格局。
李安妮說,父親是個很愛講話的人,卻又很願意傾聽不同的意見,一如父親擔任總統時,當時修憲時討論要將「山地同胞」稱為「早住民」、「先住民」或「原住民」,父親堅持要正名為「原住民。
李安妮認為,神農獎的獎項名稱定調也一定經過很多討論,父親也是聽取很多意見後定調,「沒有人是天縱英明,只有眾志成城,領導者更要體認眾志成城的重要性,父親推展政治工作,正因有群非常棒又不講話的幕僚群。」
在台灣目前政治人物中,李安妮對蔡英文有較高的評價,她說,蔡英文某部分跟父親很像,同樣都不太願意敲鑼打鼓,甚至外界都認為是很冷又沒趣的人,但事實上都是鴨子划水,對於台灣的未來做了非常多私底下的功夫。
席《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書的封面就選自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時,在北投八仙里慰勞幫助農民收割的國軍,他親自操作脫穀機。(記者楊媛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