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團體籲政府正視 為無證移工、難民接種疫苗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人權促進會等組織15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應正視國內無證移民、移工、難民之疫苗需求,當有越來越多人受到疫苗保護,也應該開始思考弱勢族群的健康權,即使他們並非我國國民。(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人權團體今呼籲政府正視國內無證移民、移工、難民的疫苗需求。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表示,當越來越多人享受到疫苗保護,無證的人們仍暴露在風險中,沒有疫苗將使他們的人權處境更惡劣。人約盟執行長黃怡碧建議,可優先提供外國人收容所收容人和自行到案移工施打疫苗,也邀請移工團體和社區組織等制定多管道的失聯移工施打計畫。除了是分配正義,也因為只要有1人暴露於風險,就沒有人可以高枕無憂。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勞工陣線、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等團體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國際特赦組織指出,全球COVID-19疫苗分配嚴重不平等,截至10月,低收入國家只有1.4%人口接種疫苗,但同時歐美國家面臨逾期疫苗丟棄問題。國際特赦組織支持世衛(WHO)立場,希望在今年底前日全球中低收入國家疫苗覆蓋率達到4成,向各大藥廠和G20世界領袖呼籲關注疫苗分配公平性的問題。
國際特赦組織接著指出,我國也曾發生疫苗將過期、卻有人苦等無法施打的事件。而當媒體詢問非法移工有無可能接種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則表示不會採取專案給無身分逃逸移工接種疫苗。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呼籲,人們因各種原因成為無證移民、移工、難民,長年逾期停留的尋求庇護者若因沒有施打疫苗無法前往他國,也只能持續滯留台灣。且因無證難以取得適當的醫療服務,沒有疫苗將使他們更加弱勢,使人權處境更惡劣。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黃怡碧則指出,根據OECD研究,難民和移民感染COVID-19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至少兩倍。考慮到防疫和風險管控,難民和移工應該列入優先施打對象,實現健康人權、更有助於防疫和公衛。黃怡碧說,在將失聯移工納入疫苗施打計畫時,必須克服許多挑戰,例如用多語言、多管道傳播資訊,簡化流程並發給接種證明,特別是必須保證沒有人會因施打疫苗被逮捕或遣返。
黃怡碧舉例國外做法說,例優先在難民與移工收容中心施打,目前台灣4個收容中心人口至少超過千人;以居留保障鼓勵移民接種疫苗;利用疫苗巴士到目標族群易到達的處所施打;或如英美的分散式作法,任何人可以直接到醫療院所施打,無須提供身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