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都爭取「加碼」! 立院初審「陪產檢假」 將送黨團協商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天初審「性平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多名朝野立委都主張「產假」、「陪產假」和「產檢假」應再增加,還有人加碼「生產準備假」和「陪產檢假」,全案將送黨團協商。(資料照,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29日)初審通過「性別工作平等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行政院版草案將現行5天「產檢假」增加到7天,但是多名朝野立委都認為「產假」、「陪產假」和「產檢假」應再增加,也有立委主張應增加「生產準備假」和「陪產檢假」,委員會今天審查完成,但是全案保留,提報院會討論前須交黨團協商。
立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天審查「就業保險法」第19條之2條文修正草案以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第19條、第22條和第40條文修正草案。
行政院版草案中,性平法第15條產檢假將從5日增加到7日,超過5日的薪資由政府補助。第19條擬增訂第二項,受僱於未滿30人的公司,經與雇主協商雙方合意後,為撫育未滿3歲子女可以調整工作時間或減少工作時間1小時,減少時間不得請求報酬。行政院版本刪除現行第22條,不論配偶就業與否,也不再限定須有正當理由,受僱者都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和家庭照顧假,以鼓勵受僱者及其配偶共同分擔養育子女責任。
不過,對於「產假」、「陪產假增加天數」和「是否新增配偶陪產檢假」,今天委員會討論後未有定論;現行「產假」8週、「陪產假」5天、「產檢假」5天,多名朝野立委都認為三者天數都要增加,不只是增加「產檢假」,其中,民進黨立委范雲提案新增「生產準備假」7天,整合「產檢假」與「陪產檢假」,雙親都可以請假。民進黨立委楊曜和國民黨立委鄭正鈐則分別提案新增配偶「陪產檢假」10天。
范雲表示,行政院勞動部版本完全忽略目前爸爸連一天的「陪產檢假」都沒有,難以突破照顧工作性別不均,聯合國早在2019年的報告就指出,台灣長期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是「育兒與家務強烈性別分工不均」,可見促進男性參與育兒,不只是少子化國安危機的解方,更是促進育兒照顧、職場僱用性別平等的解藥,因此她提案雙親都可以在產前請7天「生產準備假」、產後配偶享有4週「陪產暨親職假」,「生產準備假」的名稱是為了不要過度醫療化產前準備只是做產檢。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提案「產假」增加到14星期、「產檢假」8天和「陪產假」7天,「產檢假」和「陪產假」薪資照給;蔣萬安表示,各黨派委員都提到現行5天「陪產假」要增加,希望讓另一伴可以陪伴生產、照顧和後續恢復,另外OECD國家平均有一週「陪產假」,台灣連一週都不到,「陪產假」是照顧太太,也是男性共同照顧孩子的一環,讓女性從懷孕生產到後續恢復受到好的照顧,有了「產檢假」後,還有很多委員提出「陪產檢假」,不要讓懷孕婦女自己面對生產過程,而勞動部說增加擔心勞資雙方不平衡,他認為這不應該當成拒絕修法的理由或藉口。
另外就業保險法現行規定是父母應「分別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不能同時請領,行政院草案考量照顧子女是雙親責任,因此刪除此限制。由於現行版本規定父母各自最長可領6個月,國民黨立委萬美玲認為,應該讓獨自一方選擇單獨請領1年津貼。
不過,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現在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由父母分別申請,是希望鼓勵父母共同擔起養育子女責任,也促進平權,目前8成都是女性請領,擔心如果改由一方可獨自請領1年,可能請領的女性比例更多、男性比例還會下降。
多名立委也提出提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給付標準和期間,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和國民黨立委呂玉玲分別提案將津貼給付標準提高到投保薪資8成;許銘春表示,今年7月起已經以公務預算補助2成,加上原本就保法的6成,合計已有8成,也有訂定要點作為財源依據,政策方向不會改變,為了趕快讓津貼提高,以「要點」方式解決是比較快的方式。
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希望確保預算可以持續編列,「就保基金」其實擔心育兒津貼是否還能負擔,就保基金財務狀況沒有很清楚地說明,因此應讓預算和津貼補貼要點可以法制化。
最後委員會通過2個附帶決議,以公務預算支應增給2成「育嬰留職停薪」期間薪資補助,基於政策彈性避免影響原有保險制度設計目的,透由社會福利措施,而非保險給付,以強化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經濟支持,並由各機關訂定補助要點方式辦理。
此外,考量少子女化情形,須一定期間持續透過精進措施因應,建議勞動部審酌未來補助措施實施成效和對原有保險制度影響,會同相關部會於6個月內完成津貼補助預算編列和發放法制化之草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