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禁台水果進口又推閩台農業融合發展 陸委會:磁吸我技術人才
中國福建省政府推出「促進閩台農業融合發展若干措施」,陸委會指出,究其目的,在於磁吸台灣的農業技術、人才及資本赴中。(資料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國台辦今年3月發布「農林22條措施」,鼓勵台灣農林業者赴中發展後,中國福建省政府近日推出「促進閩台農業融合發展若干措施」,要加速農林22條落地見效;陸委會強調,究其目的,在於磁吸台灣的農業技術、人才及資本赴中。若有台商因此前往投資種植台灣農產品,將對台灣農產品輸往中國或外銷形成競爭,不利於兩岸貿易發展。
中國今年3月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後,隨即出台「農林22條措施」,本月19日再次以介殼蟲害問題為由,無預警地公告暫停台灣蓮霧和釋迦輸入,將台灣銷往中國前3名水果全面封殺。
另一方面,福建推出「促進閩台農業融合發展若干措施」,從「深化優勢產業融合」、「突出科技合作」、「加大園區支持」、「推動人才交流」、「加強鄉建鄉創合作」、「優化營商環境」6個方面,深化閩台農業融合發展。
「若干措施」內容涉及,降低台資企業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門檻、擴大鄉建鄉創閩台合作項目補助,放寬輔助設施用地規模,對接台灣農業優勢產業和領域,推動農業人才、閩台高校交流等。
「若干措施」鼓勵台灣建築師、文創團隊赴閩參與鄉建鄉創項目建設,可以申請資金補助;並鼓勵兩岸大學生農業教學實踐活動,支持台灣青年赴閩就業、創業;借鑒台灣社區營造、陪護式服務等經驗,推動閩台兩地優勢互補互學;支持設立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引導台胞台企參與鄉村建設。
對此,陸委會強調,無論中國在今年3月公布的「農林22條」或9月17日福建省政府推出的「促進閩台農業融合發展若干措施」,都是對岸促進兩岸融合的政策措施,究其目的,在於磁吸台灣的農業技術、人才及資本赴中,協助中國振興鄉村和解決農業發展困難。
陸委會提醒,若有台商因此前往投資種植台灣農產品,將對台灣農產品輸往中國或外銷形成競爭,不利於兩岸貿易發展。
陸委會指出,近年來中國的投資環境,受到美中貿易戰以及中共推出一系列財經政策改革和法令措施的影響,對國人前往投資經營或工作都產生極大不確定性和安全風險,不僅是依據「農林22條」赴中國投資農林業,提醒所有赴中的國人都要注意相關風險,確保自身利益和安全,並避免危害台灣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