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網友攻擊指揮中心疫苗措施 他嘆:泛道德化的誅心之論

不少民眾不滿指揮中心關於疫苗的相關措施,律師陳怡凱針對各種說法做講解,並認為這些攻擊言論是沒有意義的事、無謂之論,更是「泛道德化的誅心之論」。疫苗示意圖。(資料照)

不少民眾不滿指揮中心關於疫苗的相關措施,律師陳怡凱針對各種說法做講解,並認為這些攻擊言論是沒有意義的事、無謂之論,更是「泛道德化的誅心之論」。疫苗示意圖。(資料照)

2021/05/26 16:1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不少民眾不滿指揮中心關於疫苗的相關措施,律師陳怡凱針對各種說法做講解,並認為這些攻擊言論是沒有意義的事、無謂之論,更是「泛道德化的誅心之論」。

陳怡凱在臉書粉專「一個律師的筆記本」寫下長文,針對指揮中心疫苗相關措施被民眾攻擊一事表達感想,他表示,攻擊指揮中心在疫情爆發前就疫苗取得不積極,「這是沒有意義的事」,他指出,在本土感染個案大規模出現前,面臨的問題是「疫苗過剩」,而不是「缺乏疫苗」。

陳怡凱說,即使先前採購更多疫苗,也極可能會放到過期報廢,「當時指揮中心還不斷呼籲民眾施打,言猶在耳,距今不到一個月」,但如今許多人卻表現得好像已經不記得有這麼回事。

陳怡凱表示,有人說指揮中心在疫苗施打部分不積極,「更屬無謂之論」,因為台灣一個自由國家,公權力要對人民身體進行強制,存有重重限制,「就法律角度而言,疫苗施打原則上只能勸說,不能強迫」。

陳怡凱點破,在本土疫情爆發前,大多數民眾沒有意願承受可能的副作用,而這是風險權衡的個人自由,無可勉強,更非國家權力所能左右,因此「除非有足夠迫切的風險,否則普遍自願施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陳怡凱說,若有人又質疑說,指揮中心為什麼不採辦「沒有副作用」的疫苗?只能說「查無此苗」,因為所有藥品都有風險,關鍵只在於風險孰重孰輕,加上藥品開發週期動輒需耗時數年,因此這次疫苗短促問世,「既要有效又要沒有副作用,是不切實際的期待」。

陳怡凱強調,英國大規模施打AZ疫苗之後,疫情明顯趨緩,是有目共睹的現象,「指揮中心並沒有採辦不合格的疫苗給大家」,而若AZ疫苗真的不合格,歐盟現在就不會提起訴訟,要AZ公司趕快增加交貨。

談及購買疫苗交涉,陳怡凱認為,第一應該是滿足本國需求,第二則是優先配置給疫情嚴重的國家,因此台灣先前沒有大規模的本土疫情,在對外的交涉爭取上,自然就會比較缺乏著力點,「何況先前連已經到貨的配額都還沒有打完,而且本來還極可能會擺到過期」。

陳怡凱表示,雖不知公部門對外磋商的內情,但就以身為一個代客戶出面談判交涉為業的人,他認為承辦這項交涉非常難,指揮中心能夠在這樣艱困的情況下,還陸續爭取到目前已經到貨的疫苗,「已經堪稱相當不容易的成就,不是用一句『不積極』就可以形容」。

陳怡凱認為,用如此泛道德化的誅心之論來譴責主事者,雖能提供貌似簡潔易懂的歸因、歸責,「我們現在會沒有疫苗,都是那些人『不積極』的錯。」但事實上卻是扭曲前因後果,對事態的理解,和問題的解決,都沒有幫助。

陳怡凱無奈嘆道,若連距今不到1個月的事,「都可以假裝失憶把事情反過來說」,那就不難想像幾年之後,關於這場疫情會有多少奇怪的說法。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臉書全文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