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智慧城市專案5年燒1.7億 半數專案失敗收場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成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5年來和民間合作試辦210個專案,共計花費1.7億。但台北市議員許家蓓卻發現,各局處續辦的案件僅16案,成效極差。(議員許家蓓辦公室提供)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力推智慧城市,於2016年成立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上線至今已和民間合作試辦210個專案,共計花費1.7億。但台北市議員許家蓓卻發現,這些專案中竟高達108案「階段中止」,等同試辦失敗,完成試辦的專案僅有71案,試辦完成後由各局處續辦的案件僅16案,成效極差,甚至包含實名制口罩販賣機、智慧路燈等皆飽受批評,她痛批市府亂花人民納稅錢,要求提出檢討報告。
對此,台北市資訊局長呂新科說,因新創產業有實驗和科技應用上所衍生的風險,代價也高,才讓民間參與創新,由北市府提供場域,廠商提方案和實驗計畫,做新創嘗試,避免直接用採購案進行,否則風險成本會更高,不過今年改變合作方式,由市府決定方向,再交由廠商實驗,之前因由廠商提案,造成案子多卻和政策方向不一致,未來由政府出題、民間解題。
許家蓓指出,試辦專案有好幾項備受批評,包含實名制口罩販賣機、智慧路燈及智慧垃圾桶等,口罩販賣機退場後轉型為口罩POS機挨批不智慧,公園處更直接暫緩設置智慧路燈,她表示,試辦成功之專案已寥寥可數,但後續由各局處續辦的案件成效也差強人意,資訊局必須檢討。
許家蓓表示,智慧城市辦公室5年(2016至2010年,明年費用已編列預算)共花費納稅錢1億7000萬,部分場域驗證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如智慧垃圾桶、智慧停車格、口罩販賣機等,試辦期間第一線使用者皆是民眾,若專案屢屢失敗或成效不佳,民眾也會不滿被當實驗品,反而影響市府形象,她認為應檢討改善,別讓民眾成為實驗白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