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國會感謝你?李孟居被道歉 官媒呼籲「保密防台諜」

中國官媒製作文宣,呼籲中國民眾「保密防諜」。(圖取自中新社微博)

中國官媒製作文宣,呼籲中國民眾「保密防諜」。(圖取自中新社微博)

2020/10/12 00:5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官媒《央視》11日稱台灣屏東商人李孟居前往香港旅遊是從事間諜活動,官媒《中新社》接著發布「保密防諜」教學文,還透露多起案例,並點出多種職業與身分是間諜策反對象。

《中新社》微博指出,間諜通常會以雜誌、報紙約稿等名義要求拍攝敏感照片,承諾以重金酬謝,或是打著請教問題的名義向軍事人員套取情報,也可能吸收打工學生從事間諜活動,也可能打感情牌,以友誼或愛情要對方刺探情報。退伍軍人、高校師生、軍工企業人員、政府機關人員、留學生、軍事論壇網友、國防科研人員都可能是策反對象。

《中新社》釋出4項案例,稱「間諜可能就在你我身邊」:
案例1,鄭州某大學生,學習之餘找兼職,有陌生人透過通訊軟體QQ加他為好友,自稱是軍民融合企業職員,要他拍攝軍事雜誌圖片,並提供高額報酬,接著多次打聽解放軍空軍情況,經查後發現對方為境外間諜人員。

案例2,2011年,小哲去台灣學習交流,遇到台灣女性,兩人相戀後男方回到中國,3年後才發現女友是台灣軍情局間諜,交往目的在於獲取情報。

案例3,一些國外情報人員冒充軍事迷,透過發文向網友刺探敏感情報,過去曾有某國防工程參與人士看見網友的發文不太專業,自認有責說說話結果造成重大洩密。

案例4,2014年有境外間諜透過求職QQ群組搭訕中國民眾,要他拍攝軍港停泊的軍艦舷號,民眾因此獲得人民幣1000元。

中國官媒呼籲中國民眾,發現間諜行為應立即透過電話、網路通報官方,或自行前往政府機構進行檢舉,若幫忙從事間諜活動者,可透過自首或立功減輕處罰,甚至贏得獎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