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辦國際教育公聽會 鍾佳濱:台灣教育「成本不高品質不錯」是優勢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圖中)召開「台灣國際教育之展望」公聽會,會中要請專家學者和相關部會針對議題討論。(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了籌備制定「海外學習暨國際教育法」,多位立委合辦台灣國際教育展望公聽會;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成本不高,品質不錯」是台灣教育的優勢,對東南亞學生具有影響力;教育部則表示,為吸引僑外生留台工作,可朝協助僑外生畢業後留台取得永居權為方向。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陳秀寳、吳思瑤、范雲以及台灣民眾黨立委高虹安今在立院共同主辦「台灣國際教育之展望」公聽會,並邀請產官學界代表出席與會。鍾佳濱表示,當台灣少子化的時代,高等教育要如何維持下去?過去30、40年來,台灣教育遠富盛名,東南亞等後進國家發展工業化,需要人才人力,首先想到的到台灣學習,培養製造業從基礎與高端的人力,而包含語言能力、生活所需、專業人才永居權這3項議題等,都是吸引境外生來台的關鍵,也需要相關部會與學校多做調整。
此外,鍾佳濱表示,台灣學子欲開拓視野、提升競爭力,赴海外學習也能為趨勢,然而目前有能力出國的學子仍以家境較好的家庭為主,而現行青年國際教育計畫選拔仍以外語能力與標準,對於弱勢家庭孩子不利,除語言能力外,是否能以青年在社會服務及關懷付出為衡量基礎,額外提供弱勢青年出國機會。
吳思瑤表示,教育作為產業,不只是過去認為對國民提供的權利與義務,在新時代作為產業面向而言,需要更積極、宏觀的看待,無論是境外生來台或是台灣學子赴海外留學,台灣在國際教育上絕對有需求以及優勢。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表示,過去台灣學生出國留學,在政策執行上是類似「先訓後選」,語言能力達標再出國,若以教育平權來看,就不能先訓後選,未來政策檢討可以調整成「選訓選」,先培育種子人才、在培養語言能力後再擇優出國,等同擴大境內國際教育,等同國際教育的「繁星計畫」。
針對技職體系國際教育,劉孟奇說,若要讓技職體系的國際教育能量完全釋放出來,要有充分的先修華語教育制度,才能讓國際學生充分吸收到技職專業技術,同時若希望台灣培養出來的人才能長期為台灣所用,如果有永居權,對台灣國際教育是好的幫助。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長畢祖安表示,考量僑外生經濟情況與華語能力需協助,可朝建立外國學生來台先修華語機制,來台後先修華語1至2年、同時能工讀,同時為吸引僑外生留台工作,可朝協助僑外生畢業後留台取得永居權的方向進行。
勞動部次長王安邦說,108年畢業的僑外生約有1萬多人,約有20%至30%留下來在台灣工作,現有機制對於僑外生留台就業都有彈性處理,勞動部站在保障本國人就業的立場上,只要不影響本國勞工,只要僑外生留台作業以及僑外生打工時數的放寬上,勞動部都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