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防疫登國際期刊 陳其邁完整揭露決策過程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等人投書「醫學網路研究期刊」分享台灣大數據防疫成果。(圖取自陳其邁臉書)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台灣運用大數據投入武漢肺炎防疫有成,在醫療資訊領域排名第一的國際知名期刊「醫學網路研究期刊」近日刊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聯合行政院資安處處長簡宏偉等11位專家以台灣鑽石公主號郵輪大數據防疫為主題的研究報告,陳其邁以「第一作者」名列其中,陳其邁今晚完整揭露當初指示利用大數據防疫的決策過程。
陳其邁晚間在臉書表示,今年2月5日,鑽石公主號郵輪爆發武漢肺炎群聚感染,因將近2700名乘客曾入境台灣,引發國人高度關注,「當天,我們開始了防疫大作戰」。
陳其邁回憶說,當時他邀集疾管署、資安處、健保署、台大公衛學院的專家們,一同討論如何因應?這些旅客已離開台灣,人都找不到,如何疫調?很傷腦筋。
他想到利用大數據方式來進行追蹤研究,因此指示行政院資安處在一天內完成郵輪乘客的電子足跡地圖。接著,針對可能接觸郵輪乘客的民眾,發送細胞簡訊,民眾中有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是因肺炎住院的案例,進行一個月的追蹤研究(follow-up study)。
不過,要如何追蹤鑽石公主號乘客足跡?陳其邁說,藉由乘客的手機訊號,資安處在一天內整理並製作出近2700名乘客的電子足跡地圖。
其次,陳其邁說,如何找出可能與乘客接觸過的民眾?答案是透過手機訊號,與基地台等大型數據進行交叉驗證,再藉由手機地理位置定位方式分析,迅速找出有接觸史的62萬7386名民眾。
陳其邁表示,第三,如何警示這些接觸者? 我們針對這些民眾發送細胞簡訊,提供自主管理、居家檢疫,以及篩檢管道等相關資訊。第四、如果接觸者出現相關症狀,如何掌握?他說,利用健保資料庫,對可能的接觸者進行健康狀態追蹤。一旦這些接觸者,出現肺炎相關症狀,則進行篩檢。
陳其邁表示,幸好,到2月29日為止,接受PCR檢測的67位接觸者,結果都是陰性,至3月10日,這些接觸者中,少於一般人口中會出現相關症狀的比率。
他認為,傳統的流行病接觸者追蹤,是透過特定社區或特定族群作為樣本,針對感染及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並無法應付像鑽石公主號乘客沒有固定居所、行蹤難以掌握的情況。
陳其邁指出,大數據分析、智慧接觸追蹤技術、細胞簡訊警示,結合健保資料庫並加上將武漢肺炎可能病例,進行檢測或隔離,利用這些措施,比傳統的流行病接觸者追蹤方式,更聰明而且有效率。我們把台灣模式投稿到國際醫學期刊,如今正式刊出。防疫是團隊作戰,特別感謝一起完成的疾管署、資安處、健保署、台大公衛學院等專家,以及每一個努力防疫的你/妳。
陳其邁幕僚表示,這篇論文從投稿到獲得刊登大約10天左右,在與「醫學網路研究期刊」往來的信件中,對方說:「我們很少立即接受稿件,但我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且優秀的稿件,需要盡快刊出」。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