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武漢肺炎》張武修:中國影響世衛14年前就展開長期戰略

監察委員張武修。(資料照,記者謝君臨攝)

監察委員張武修。(資料照,記者謝君臨攝)

2020/02/09 19:21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延燒,台灣卻在中國的阻撓下,始終無法敲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大門;對此,曾擔任衛生署駐日內瓦衛生顧問的監察委員張武修特別投書本報,除揭露中國早在14年前即展開影響世衛的長期戰略,而後更物色現任幹事長譚德塞作為中國在世衛的代言人。他建議台灣編列世衛專款,長期有策略系統地耕耘,全力加速參與世衛的力道。

張武修表示,2006年世衛原來的韓國籍幹事長突然過世,中國立即採取有效經營影響世衛的長期戰略,強力全球動員支持香港籍陳馮富珍選上幹事長;陳馮在任10年半,大量聘用中國籍官員,也擴大中國對世衛的影響力,任內也多次訪問中國領導人,中國政府更加熟悉世衛的操作。

張武修指出,陳馮任滿前,中國再物色伊索比亞籍現任幹事長譚德塞,準備讓他繼續作中國在世衛的代言人,習近平更在2017年的幹事長改選前夕,親訪日內瓦歐洲聯合國總部,中國大力動員譚當選,不言而喻;武漢肺炎爆發後,世衛反應緩慢,內部有更多中國籍衛生官員團團圍住譚德塞,影響關鍵決策。

張武修強調,台灣要具體實質參加世界衛生組織,若能編列世衛專款,在平時長期有策略系統地耕耘,和世界各主要醫藥科技大國合作執行有價值的全球衛生計劃,讓國際社會認識台灣確實能幫世界衛生大忙。

張武修呼籲,政府應該全力加速參與世衛的力道,除了大力提昇在日內瓦世衛總部的工作能量,並善用公眾外交推動全球衛生,更該立即展現台灣多年貢獻世界衛生的成果;「台灣要加入世衛,錯過此次,更待何時?」

以下為張武修投稿全文:

台灣不宜錯失進入世衛的機會

中華民國是世界衛生組織創始國之一,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因當時執政者的自我放棄,也未接受美國希望我國改以台灣留在聯合國的建議,造成歷史性錯誤,等到聯合國2758號決議否決了「蔣介石代表的中國代表權」之後,黯然離開聯合國,隨之1972年初也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從此25年未曾認真努力重返世界衛生組織,直到1997年李鎮源院士帶領臺灣醫界到日內瓦,嘗試敲開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大門,算算到今年5月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臺灣衛生機構已經歷了23年的挫折,國人難免對世界衛生組織既陌生又反感,雖欲和世衛建立有價值的合作,卻屢試屢挫;最近源自中國的武漢肺炎全球疫情對臺灣既已沈重影響,世衛早先卻延誤疫情警訊,又一再誤植臺灣疫情資料,加重對我傷害,臺灣如何翻轉?

台灣在1960年代曾經有精神科權威林宗義教授和之後的許子秋前衛生署長在世界衛生組織有過不凡的貢獻,國內少數專家也曾受邀擔任技術顧問,但迄今將近半個世紀了,台灣的醫療衛生水準已進步到世界的前矛,臺灣的醫療專業也在世界舞臺佔有優勢領先,唯獨卻仍難有具體參與世界上最大醫療衛生平台:世界衛生組織的進展和計畫,世界許多先進友好國家不禁多年為國內的醫衛專家叫屈,不少國家政府也覺得台灣無法具體參與世界衛生的工作,是世界的損失。

假如要彌補這樣的遺憾,國內民眾尤其是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和負責國際關係的部門,不得不對世界衛生組織有持續深入認識參與的機會,也才能夠掌握如何進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捷徑。

世界衛生組織屬聯合國下的獨立機構,組織內秘書處內的成員絕大多數有醫療專業,由各國衛生部門推薦其衛生官員或專家任職世衛,成為全球2千多位世衛的官員,繳交會費和捐贈計畫總經費多,該國在世衛的官員較多,也和幹事長和資深主管用人的運作有關;過去由美日歐洲英法德等提供一半以上的經費,近年來因為中國經濟的成長,提供的經費和計劃也相對提升,世衛內每一個國家能聘用官員數目必也產生變動;以2020年世衛的會員會費共74億,美國負責22%約15億,中國12%約8億臺幣等;2003年sars全球疫情之後,中國受到世界各國的批評,世衛也因歐美等大國的壓力,調整了對台灣較友善的關係,隨後2006年原來韓國籍幹事長(或稱秘書長)突然在職過世之後,中國立即採取有效經營影響世衛的長期戰略,強力全球動員支持香港籍陳馮富珍在當年選上幹事長,靠的是成功的國際政治動員操作,包括非洲拉美許多會員國;陳馮在任10年半,大量聘用中國籍官員,也擴大中國對世衛的影響力,任內也多次訪問中國領導人,中國政府更加熟悉世衛的操作,陳馮任滿前,中國再物色伊索比亞籍現任幹事長譚德塞,準備他繼續作中國在世衛的代言人,習近平更在2017年的幹事長改選前夕親訪日內瓦歐洲聯合國總部,中國大力動員譚當選,不言而喻;武漢肺炎爆發後,世衛反應緩慢,在宣佈國際緊急疫情會議上的辯論激烈,顯示世衛內有更多中國籍衛生官員,團團圍住譚德塞幹事長,影響關鍵決策,更在臺灣事務上嚴格管控,可想而知。臺灣和國際團隊要突破這一系列重圍,需比過去努力百倍。

世界衛生組織除了秘書處,也包括每年5月中舉行一次的世界衛生大會和每年兩次的執委會;世衛大會的決議一旦成為決議文,會指引秘書處重大業務的推動,他們工作的成果也呈現在世衛大會的議程和進度報告上;但是世衛大會較少系統地追蹤大會決議的成果,因為將近200個會員國在大會上可紛紛發言,即使世衛每年用7到10天密集會談,仍然非常難有具體落實,再加上世衛組織的決議很多是建議或選擇性,要落實這些公共衛生醫療的目標,需要各國政府自己願意實施,多數衛生較落後的國家更需要國際援助才跟得上世界的腳步,世衛組織對衛生進展並無強制力;這也是世衛組織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批評的原因;台灣因為醫療衛生水準在世界的前段班,世衛大會通過的決議常常是全球中位數平均水準,因此對台灣的影響並不大,頂多作為台灣醫療衛生施政的參考;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應該已到了可以協助、願意貢獻的階段;以今天臺灣的醫療衛生經驗和專長,應該能對世界衛生有很大的助益。

過去23年來,台灣政府部門和許多關切的民間團體5月都到日內瓦強力集會爭取參與世衛大會的機會,外交部也每年持續動員駐外人員遊說各國政府,政府和民間持續推案,促成每年歐美和邦交國持續在世衛大會上公開反駁中國代表臺灣醫療的謊言,更讓北京難勘不斷,到了2009年政黨輪替,北京政府一方面順應國際壓力,兼可回應馬前政府執政初期台灣民眾參與世衛的期待,而促成了和北京政府同意放行,讓世衛第一次邀請臺灣為世衛大會觀察員;但北京駐聯合國大使和世衛當時的陳馮幹事長,事先已經簽訂一紙未經世衛大會公開討論的秘密備忘錄,全面管制台灣衛生單位和世界衛生組織單獨直接的聯繫和溝通等,連世衛組織的許多專家會議和技術聯繫,都受到全面的監督管制,相對於其他世衛大會的觀察員(巴勒斯坦、教廷、紅十字會等),台灣僅獲得片面、不完整、次級的觀察員資格,與臺灣原想貢獻參與世界衛生,南猿北轍;2016年後臺灣衛生部也不再接到觀察員的邀請,每年只能在日內瓦租借旅館會議場辦理演講造勢,喪失台灣貢獻世界衛生的能力和資源。

台灣要具體實質參加世界衛生組織,若能編列世衛專款,在平時長期有策略系統地耕耘,和世界各主要醫藥科技大國合作執行有價值的全球衛生計劃,除了持續台灣醫療衛生的進步,更創造能幫助落後國家醫療發展的實力,呼應全球衛生的永續發展計劃,讓更多國家和國際社會認識台灣確實能幫世界衛生大忙,在亞洲扮演多元創新公平醫療的模範。政府在國際重要據點,除了美國紐約、歐盟,更該大力提昇在日內瓦世衛總部的工作能量。

此刻武漢肺炎席捲全球疫情風暴,美歐日加拿大等大國為我仗義執言,為了不辜負千萬醫療人員防疫的汗水,和世界對臺灣醫療水準的肯定,政府應該全力加速參與世衛的力道,善用公眾外交推動全球衛生,更該立即展現臺灣多年貢獻世界衛生的成果;臺灣要加入世衛,錯過此次,更待何時?

張武修 監察委員

2002~2004年衛生署駐日內瓦衛生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