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監委出國考察其他跟著去 段宜康諷:跟團的概念?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審查「109年度監察院預算」。(記者謝君臨攝)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針對監察院預算中的通案性調查,民進黨立委段宜康今質疑,通案性調查類似學術報告或政策研究,這屬監院職權?且調查常搭配出國考察,一位監委考察其他監委也跟著去,是「跟團」的概念?然後每一位監委每一年還可領24萬元,會不會有點離譜?監院秘書長傅孟融說,調查題目的產生是個案累積的缺失。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審查「109年度監察院預算」、「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等草案,邀請監院秘書長傅孟融等官員報告並備詢。
段宜康質詢時表示,監院預算有一筆通案性調查648萬元,從2002年至今都有類似預算,每位監委每年可領24萬元,通案性調查相對於個案調查,個案是針對政府或公務員的違法失職,調查後要不要糾舉、彈劾、糾正,但通案性調查是針對政策,類似學術報告或政策研究,「這樣是對的嗎?我認為不對!」
段宜康說,他認為通案性調查根本是錯誤的,若要討論政策,應是去找出政策牽涉到機關違法失職的部分,逾越法律授權去做的事,「去檢討政策效果好不好,監院的職權有這個嗎?監察法授與你們這樣的職權嗎?」
傅孟融回稱,通案性調查題目的產生,都是累積個案調查的缺失,發現法制面、執行面、政策面的問題。對此,段宜康說「你沒有說服我」,發現缺失,如果行政單位有違法失職,你就糾正,如果是公務員,你就彈劾、糾舉,該做的政策沒有做,你糾正機關他就必須改變,「為何要做通案研究,我完全搞不懂」。
段宜康另提及,通案調查去研究政策,還常搭配出國考察,有些題目為何要出國考察他不懂,例如2016年4名監委各領了24萬元,調查「政府推動人道外交之成效與檢討」,去6天經費15萬元,結果是去羅馬教廷,如果對象是日本、印尼,因曾發生地震,但為何是去羅馬教廷?
此外,段宜康指出,2017年,4名監委調查「新住民融入台灣社會所延伸之相關權益探討」, 5天考察花了17萬5000元,卻是去韓國,台灣難道不能考察?新住民大致上講的是婚姻移民,根據換算,韓國的婚姻移民約為台灣的10分之1,應該是韓國來考察我們。
另,2018年1名監委研究「建構整體交通網絡整合多元產業提升觀光產值之探析」,去考察6天,結果另外5名監委也去了,「沒有參與題目為何要跟著去?且去的地方也很奇怪,去泰國,我不是說泰國沒有值得考察的地方,但泰國的交通網絡建構有比我們更完善?整合有比我們更有效?」
最後,今年3名監委研究「交通設施重大災害之應變機制探討」,這看起來應是行政院或交通部要去做,9月時,只有一名監委去考察,但其餘6名監委也跟著去日本關西大阪,去了6天,這是「跟團」的概念?沒有做研究也跟去看?段批評,「你們這樣會不會有點離譜,報告是監委寫的?」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質疑監察院的通案性調查。(記者謝君臨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