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台關係 楊甦棣、司徒文促美台啟談FTA
台灣智庫2日舉辦「台美如何共同面對中國銳實力?」國際論壇,邀請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與談。(記者簡榮豐攝)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兩名前處長楊甦棣(Stephen M. Young)、司徒文(William Stanton)及多名美台學者專家,今齊聚台北參與國際論壇。談及美台關係時,楊甦棣直言美台應該儘早達成自貿協議(FTA)簽署,而這同樣需要台灣努力安撫農業遊說方;司徒文也認為「美台努力都不夠」,建議美國政府應該在此事上有更多戰略思考,而不只是想著要出口更多豬肉或牛肉到台灣。
台灣智庫與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今舉辦「台美如何共同面對中國銳實力?」論壇。楊甦棣在短講中指出,在美台關係上,美國還有許多著力空間,應該透過經濟與政治合作,持續落實對台承諾,例如儘早達成美台自貿協議(FTA)簽署。楊甦棣直言,這件事情同樣台灣需要付出努力,包括安撫農業遊說方,為美豬及美牛進口限制尋覓解決辦法。
楊甦棣也認為,美國應該支持台灣在APEC、TPP、WTO與ASEAN等國際組織的參與,並鼓勵更多高層官員訪問台灣。楊相信,這些行動不只能鼓舞台灣人民,同樣能夠使區域夥伴振奮,展現美國對自由且繁榮亞太區域的承諾。
司徒文在問答階段則說,美國和台灣在FTA這件事上「都做得不夠」,他舉前總統馬英九為ECFA大力辯護為例說,「我沒有看到台灣政府對台美FTA有類似的努力」。司徒文說,美國歷史上簽署的第一個FTA是和以色列,這不僅是出於經濟夥伴關係,也具備戰略考量。他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在此事上有更多戰略思考,而不只是想著要出口更多豬肉或牛肉到台灣。
前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首席經濟顧問蘇思年(Nien Su)更具體點出,不論是FTA或其他經濟協議,談判及簽署的最好時間點是2019年夏天,因為在美國政治決策者的談判桌上有許多議題,若錯過這個時機就會太靠近2020年,「機會之窗很快就會關閉」。這不僅需要美方動起來,同樣需要台灣政府的明確信號。
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執行主任石明凱(Mark Stokes)亦認同美台應該儘速簽署FTA,使雙邊關係朝向更正常、穩定、具建設性的方向發展。他認為FTA對長遠美台關係的維繫至關重要,也與美國的政治利益一致,同時強調,FTA不只是指「自由(free)貿易」,也該是「公平(fair)貿易」。
相關影音
台灣智庫2日舉辦「台美如何共同面對中國銳實力?」國際論壇,邀請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與談。(記者簡榮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