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歷史課綱轉型正義背書 促轉會委員:四大問題應修改
促轉會委員花亦芬今天發文強調,高三歷史選修的課綱草案,有四大問題應好好修改。圖中紅線劃線文字,為教育部歷史課綱草案中,所聲稱「在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可能引發的政治、族群或種族衝突的問題」,該立場明顯詆毀在轉型正義。(記者陳鈺馥翻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教育部課審大會本週決議,在不增加總學習時數前提下,由研修小組檢視課綱與轉型正義有關條目是否妥適,並加強必要之調整與補充說明;對此,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台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今天發文強調,高三歷史選修的課綱草案,在轉型正義方面,有四大問題應好好修改。
花亦芬聲明指出,光是高三歷史選修「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部分的課綱草案,在課綱條目與說明的部分就有不少問題,12年國教歷史課綱在轉型正義部分,很多需要修改之處,希望相關人員能謙虛聆聽誠摯建言。
花亦芬提醒,第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納粹大屠殺」應正式列入課綱條目,以示國家對此人類歷史重大悲劇真正的重視,而非放在說明部分,更非是幾個國家擇一討論的選項之一。
花亦芬質疑,第二、討論轉型正義不能只討論「誰該負責?」卻不討論加害體制的問題。只是問「誰該負責?」這是扭曲轉型正義基本的核心追求。
第三、課綱草案在說明部分既要討論轉型正義,卻又要討論轉型正義可能引發的衝突,不知這種課綱邏輯要達成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互相抵銷求進步嗎。
花亦芬強調,德國轉型正義真正依據的基礎不是「紐倫堡規章」,而是「世界人權宣言」所強調的「人性尊嚴」,請勿將盟軍所做的去納粹化工作,與德國真正追求民主轉型與人權落實的歷史混為一談。
此外,促轉會昨天所發官方聲明卻指出,「本會關注的重點,是人權的根本價值及憲政秩序,能否被實質納入教學內容;新版課綱已從民主憲政秩序、國家與人民的權利義務、辨識及反省國家暴力、當代社會如何捍衛人權、公民不服從等主題適切的處理轉型正義教育的核心議題。尤其高中歷史選修課直接指出「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亦是此次審查會議帶來之一大進步。」
花亦芬在臉書不諱言質疑,某單位在新聞稿中稱「新版課綱已從民主憲政秩序、國家與人民的權利義務、辨識及反省國家暴力、當代社會如何捍衛人權、公民不服從等主題適切的處理轉型正義教育的核心議題」,這是掛保證的概念嗎?
花亦芬強調,目前課綱草案提出的主題是許多零散片段概念的組合,學生無法從拼湊的枝節,順利學習到對轉型正義完整的認知,中學教育內容已夠支離破碎,如何期待讓學生在散落片段中,接受到好的轉型正義教育。
她直言,從過去到現在,個人所持的看法與立場都是一樣,認為課綱在轉型正義部分需好好改進,近期自己並沒有參與任何部會會議,以及參與任何新聞稿的擬定。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台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