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公聽會 謝啟大神比喻:保障視障難道要把馬路全鋪導盲磚
同婚修法公聽會,正反方各表意見。(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立法院司法與法制委員會召開「同性婚姻修法」公聽會,前立委謝啟大強調她有豐富立法經驗,立委立法應隨社會需要進行,而非造成騷動不安。謝啟大舉視障者保障為例,表示為保護視障者,是否就要把所有道路全鋪上導盲磚、把所有道路都變殘障道路。
謝啟大在上台發表意見前,便與同樣身為受邀出席專家學者的釋昭慧法師隔桌激烈爭論,引起現場媒體關注與爭相拍照。謝啟大上台先強調其曾任多任立委,有豐富立法經驗,而她的立委畢業作,就是民進黨立委尤美女也有參與制定的《兩性工作平等法》。
謝啟大表示,立法是立委重要職責,應隨著社會需要來進行而非造成社會騷動不安,以人數部分為例,中研院的研究指出,同性戀及雙性戀者佔台灣總人口約0.9%,其適婚年齡的人口不到25萬人,與異性戀的94%、1200多萬人適婚年齡相較,有非常大的人數差異。
謝啟大指出,他們並非不保障少數人,但若為此破壞社會結構與價值是否恰當。謝啟大舉保障視障者為例,表示為了保護視障者道路會鋪上導盲磚,但是否能為了保障視障者,就把所有道路都鋪上導盲磚、都變成殘障道路,是否有必要付出如此的社會代價。
對於台灣社會是否歧視同性戀,謝啟大表示台灣人基本上都是善良的,台灣並非是喜歡欺凌人的社會,雖然過去選舉都有人針對總統候選人同性戀或雙性戀性向攻擊過,而台北市長選舉也有候選人公開其有亞斯伯格症,但他們都當選,表示社會沒因此有歧視。
謝啟大強調,大家可以用權益保護法來保護同志族群,但不能因為認為被歧視,就要讓大家都變同志,婚姻制度是為了建構更好社會所制定出來的制度,結婚這個制度並不是權利而是社會義務,婚姻制度有更大的責任,是要教育子女,以及給子女成長空間。
謝啟大引用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副教授柯志明言論,表示性別若非婚姻障礙,那母親跟兒子、父親跟女兒、祖父與孫女的親屬關係,結婚對象的人數與年齡是否也不能成為障礙,他們也贊成同性可相愛並給予伴侶,但婚姻就是要維繫、養育下一代,也是人類繁衍之必須。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