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撂倒國民黨 他說:台灣人寫給自己的勵志故事
大選開票當晚,蔡英文支持者在競選總部外歡欣鼓舞。〔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2016大選昨天正式結束,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以300萬票差距擊敗了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作家朱宥勳對這樣的結果分析,「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這場選戰,我會說:這是台灣人選擇了自己的勵志故事。」
朱宥勳文章〈台灣人選擇了自己的勵志故事〉17日刊登於《想想論壇》,文中寫道,從689到689,台灣人展現的是與掌權者對拚的韌性,從2008年陳雲林事件到2016年周子瑜事件,此二則首尾呼應的「國旗事件」具體而微的隱喻了:國民黨始終沒有把人民的問題當問題,最後自己就成為被等著解決的問題。
朱宥勳說,當台灣人想要自由的認同空間,而不是虛妄的大國幻夢;想要安定的經濟生活,而不是沈重的「競爭力」壓力;想要現世安穩的小家園,而不需崩毀在「開發」的怪手之前;想要免於遭他國控制,而不是只能選擇Z大於B;想要自由的思想空間,而不是一份「微調」的課綱……面對這些要求,執政的國民黨卻總是以家父長式的口吻,否定地說,「你們不懂,你們沒資格決定這些事!所有事,我們說了算!」
於是,所有遭自居君父的國民黨視為幼子的人們,成為了近年來政治評論中所謂的「年輕人」、「年輕世代」,他們在鍵盤參戰和街頭抗爭中的每一次呼喊與衝撞,都是在跟這個政府說,「你給我停下來,我不要這個,我要的是——」。但統治者總是有各種手段,行政權、媒體控制、分化、拖延、壓制…一次次地敷衍。
不過,對公義之事的憤怒有它的能量守恆定律,你一次次地忽視、壓抑抗爭,它下一次就以更兇猛的形式出現。所以,2013年有25萬人送洪仲丘;再壓,就是2014年的318運動;再壓,就是1129五都選舉的大敗;最後,哪怕掌權者家大業大如國民黨,只要台灣人撐著那口「氣」,終究能夠將它撂到。
因此,蔡英文在此次選舉的角色其實是「勵志偶像」,是那個堅持帶著看起來萬劫不復的民進黨,一步一步重返榮耀的人,與其說她真的帶來什麼新的政治願景,還不如說她帶給群眾一種沒有什麼不能做到的信心,這跟國民黨及其支持者時常掛在嘴邊的失敗主義台詞—不可能獨立的、台灣人沒有競爭力、鬼島沒有希望—兩者是天壤之別。
而此次選舉中比蔡英文更振奮人心的勵志偶像,不啻是區域立委當選人林昶佐、洪慈庸,林昶佐打破了「乖乖唸書、不要特立獨行」這種陳腐的軍公教式人生觀規條;而洪慈庸則是一個更加巨大的象徵,她背負著眾人皆知的哀傷,呈現出來的卻是樸實、鎮定與柔韌,她是人民之怒的凝聚、昇華與結晶。
朱宥勳最後說,衷心盼望台灣人可以更透徹理解這些人的勵志故事,如果有一天這些人在某一瞬間腐敗了、閉耳閉眼矇住了心,那我們就要想起2016年的今天,台灣人選擇做一個脫胎換骨的689,而不是至死不渝的9.2,台灣人連國民黨都可以撂倒,沒有其他任何政府可以心存僥倖。這是台灣人自己寫出來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