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分裂?賴中強:學運「四股力量」分進合擊
「民主經濟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學運後誕生「經濟民主、憲政民主、直接民權、新生代台獨」等四股重要力量,這並非四項互斥的主張,只要有需要大家就會相互合作。 (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曹伯晏/台北報導〕「公民組合」執行理事林峯正今日組成新政黨「時代力量」,但公民組合理事長范雲三月還將籌組另一新黨,是否代表公民分裂、力量分散?對此,「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表示,不擔心分裂、分散,因為學運後誕生「經濟民主、憲政民主、直接民權、新生代台獨」等四股重要力量,這並非四項互斥的主張,只要有需要大家就會相互合作。
賴中強今日於「雨傘、太陽花&NEXT?-台港民主之路」座談會表示,這四股力量的許多參與者相互重疊,其中經濟民主批判兩岸權貴、憲政民主推動憲改、直接民權推動公投與罷免,新生代台獨勢力也崛起;他強調,這不是四個互斥的主張,大家想法有相同的地方,仍需進行長期努力。
賴中強指出,台灣已經進入新一波「組黨風潮」,而綜觀台灣歷史,1920年代有台灣民眾黨、民黨組黨,1960年有「自由中國」組黨運動,1986年有民進黨、工黨等,算一算其實一個世代30年就會有一組黨運動,目前距離上次運動剛好也是30年;他分析,只要舊的政黨體系無法吸納新的社會力量,就一定會有人組新政黨。
賴中強表示,這波組黨運動雖從2015年開始,但到下次2018年地方選舉,2020年下次國會選舉,才有可能發揮更大影響力,因為目前三一八、太陽花世代很多人還在兵役、學業和職場過程中,必須等到未來才會大量、積極的投入政治參與。
民主鬥陣發言人吳崢表示,學運後公民力量無法組成單一政黨,這個現象「不能說是分裂」,因為三一八本來就是因為當下有危機的氛圍,使得各路人士凝聚成有力的政治實體,但危機解除後就卸甲歸田,「大家本來就是來自各自的地方」。
吳崢說,台灣社會運動,從野草莓、國光石化、洪仲丘案,比較是對單一事件反應,但這幾年社運逐漸高漲,未來總統、立委大選前還有很多組黨運動,仍看來具高度理想性,公民力量對台灣政治場域能否有改變,他是持正面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