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醫療權 早產兒排除納入DRG
六名早產兒家庭與醫護人員齊聚一堂,慶祝世界早產兒日。(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六年前最小的巴掌仙子長大了!懷胎廿四週、出生僅四百廿公克的黃靖恩,現在出落得亭亭玉立,與一般幼童無異,昨天是世界早產兒日,六名早產兒家庭相見歡。擔心成為人球,剝奪醫療權,衛福部已排除將早產兒醫療納入DRG(住院疾病相關診斷群)給付,以保障早產兒醫療權益。
世界早產兒日 爭取醫療保障
黃靖恩出生時,僅有媽媽手掌大,創下台灣當時最小早產兒紀錄,住院近五個月,體重增加到二千五百公克出院,如果沒有健保資助,醫療費將近二百萬,現在靖恩長高又長壯,身高一○五公分、體重十五公斤,已上中班,愛唱歌、畫畫,活潑可愛。
最小巴掌仙子 長高又長壯了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大附設兒童醫院副院長蘇百弘說,台灣新生兒每十個之中,就有一個是早產兒,每年有二萬多個,台灣醫療進步,讓早產兒的存活率高達七十八%,與先進國家無異,即使廿四週大的極早產兒存活率也有五十%,廿八週大就有九十二%。
但健保近期計劃,將早產兒醫療納入DRG(住院疾病相關診斷群)給付制度,以早產兒平均住院天數做給付,以一千至一千五百公克早產兒為例,只給付住院七天、醫療費十五萬,實際醫療上卻需要住院二個月、醫療費七、八十萬元。
若納入DRG給付制度 恐成人球
該計劃一旦實施,早產兒恐被中斷醫療、甚至成為人球,剝奪醫療權,引發外界譁然,衛福部後來排除早產兒醫療納入DRG給付,蘇百強強調,早產兒不但要救得活,還要活得好、活得健康,衛福部要實施,一定要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不能貿然執行。
黃靖恩的媽媽看到女兒一臉滿足,她強調,早產兒堅強、努力求生,早產兒醫療一旦納入DRG,等於剝奪求生權,林媽媽連續兩胎都是早產兒,皆廿九週出生,能感受到健保逐年改制的差別,五個月大的小兒子因為還沒療養好就出院,三次因水腦症狀再度住院。
蘇百弘說,台灣出生率在全世界倒數第二名,早產兒比例多的原因,包括環境問題、生活壓力與婦女晚婚、初生年齡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