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購物節獨厚百家名店 商圈被冷落

2015/11/08 06:00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八月政策臨時大轉彎,一改以往「台北購物節」大力促銷商圈方式,將一千五百萬元預算辦理「台北風格交易所」,邀民眾票選推薦百家台北風格好店,引起不少商圈反彈,店家批評,購物節活動與各大商圈合作,「氣勢好、消費力也高」,但今年預算全砸在一百家店,衝擊到商圈經濟蕭條,生意至少較去年同期掉兩成。

今年改推風格交易所 商圈分不到羹

「台北風格交易所」主打文青、閨密、老台北及夜貓四大風格主題遊程及裝置藝術策展,希望觀光客透過百家風格好店帶動區域消費;產發局昨在HOK郭元益的家推「未來明信片」為系列活動宣傳,盼促進觀光、消費市場。

不過,今年景氣差,商圈平均營業額下滑二到三成,已有不少商圈店家倒閉,北市商圈產業聯合會副理事長盧寶鐘表示,北市去年底就編列購物節預算,不少商圈仰賴活動「要衝今年最後一檔,求收支打平」,活動八月間大轉彎,不少商家都很錯愕。

寧夏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許瓊文說,北市推風格店家只為百家業者宣傳,名單攤開一看全是有名店家,「讓有名氣的更有名」。晴光商圈商業促進會榮譽理事長楊峻宇說,風格店家鎖定特定族群,只有店家受益,周邊商圈店家生意好不起來,名店已經夠多了,根本不需要市府「錦上添花」,沒落商圈才需要「雪中送炭」。

盧寶鐘補充,商圈以零售、批發為主,歷年九月、十月生意最差,有購物節至少業績不會差太多,現無促銷活動,消費者都往百貨公司週年慶跑,人潮跑光生意又更差。

商業處:明年將加強與商圈連結

對此,產發局商業處科長林建彣回應,今年嘗試推展不同城市面貌、行銷城市,讓遊客走入台北巷弄,才改推風格交易所,現有百大名店也有約四分之一坐落在各大商圈;但他坦言,補助預算有限、資源分配確實困難,明年將加強與商圈連結,活動形式也將修正,明年也會有系列特色商圈活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