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生態平衡 專家籲少用毒餌
11月即將收成的「黑金剛」產量銳減,農民估算被野鼠吃掉一半以上,損失慘重。(記者王峻祺攝)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各鄉鎮市公所十一月一至八日將免費提供農民滅鼠毒餌,但為避免肉食性動物攝食野鼠屍體,造成二次中毒,並維持環境生態的平衡,動植物防疫所長黃詩伊建議農友降低毒餌比例,以捕鼠籠代替滅鼠毒餌。
花蓮縣今年野鼠防除面積農地、公共地,各佔一萬五千九百八十公頃及九百公頃,為防治野鼠繁殖危害農作物,動植物防疫所加強宣導農地、公共地投放滅鼠毒餌,徹底執行滅鼠計畫。
黃詩伊表示,野鼠喜歡地勢高、乾燥及可避免外界打擾的地方,因此堤防、河岸、墓地與防風林都是野鼠喜歡棲居的場所,由於滅鼠毒餌成份主要為抗凝血劑,野鼠食用後會產生口渴反應,跑出洞穴找尋水源而喪命。
她說,現階段每公頃農地毒餌用量為一公斤(密度較高地區可提高至一.五至二公斤),為提升效果,可採分次毒殺法,或將毒餌分切成小塊,每小塊約二十公克,每公頃放置五十小塊,投放於野鼠出沒通道、鼠穴或作物蔭蔽處附近。
黃詩伊指出,屏東曾發生過老鷹獵捕食用毒餌的野鼠後喪命,導致數量逐年減少,遭到保育團體抗議,為維持環境生態平衡,毒餌發放比例將逐年降低,除針對有機農業專區外,也建議其他農民多以捕鼠籠代替滅鼠毒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