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減量增 稻米每公頃成長51%
稻田除能改善空氣品質,還有防洪、水資源涵養及水質淨化機能等經濟效益。(記者黃鐘山攝)
主因是品種改良 技術提升
〔記者黃鐘山、張軒哲/台中報導〕台中市一○三年稻米種植面積兩萬六千多公頃,較十年前減少四千九百多公頃,降低十五.九三%。但一○三年稻米產量達十五萬四千多公噸,比十年前增加近三萬三千公噸,成長廿六.九四%;每公頃平均產量五.八九公噸,比十年前增加一.九九公噸,成長五十一%。市府主計處說,稻米產量不減反增,全拜產業升級之賜。
主計處指出,台中市九十四年稻米種植面積三萬一千兩百七十一公頃,一○三年兩萬六千兩百九十公頃,十年來減少四千九百八十一公頃,降低十五.九三%;而耕種面積減少,是受近年來工商服務業快速發展、都市計畫更迭擴張、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及開放國外稻米進口等因素所影響。
面積較10年前少近5千公頃
不過,隨著稻米品種改良、植栽技術提升、擴大經營規模,一○三年稻米產量達十五萬四千七百六十八公噸,比十年前十二萬一千九百廿四公噸,增加三萬兩千八百四十四公噸,成長廿六.九四%;每公頃平均產量五.八九公噸,較十年前增加一.九九公噸,成長五十一.○三%。
稻米生產多集中在大甲溪、大安溪下游,即大甲區、大安區、外埔區、清水區及后里區,產量達七萬八千四百多公噸,占全市總產量的五十%;其次是,烏溪流域的霧峰區、烏日區、大肚區及龍井區,產量四萬兩千兩百多公噸。栽種稻米皆為水稻,其中又以蓬萊米為大宗,占九十七.八%。
健康意識抬頭 40戶種有機
另據統計,由於消費者的環境、健康意識抬頭,有機農業逐漸受到重視,一○三年全市有四十戶從事有機稻米栽培,種植面積四十八.三六公頃,主要栽種地區依序為,外埔區廿八.三公頃,大甲區十一.三六公頃,大雅區五.一四公頃。
大甲區農會總幹事黃瑞祥指出,台灣目前水稻栽植技術已經很純熟,整個稻米市場也逐漸以安全為導向,前幾年混米事件與接踵而來的食安問題,導致有機米越來越受重視,以大甲農會行銷有機米而言,六、七年推銷較困難,但這三年銷售通路很順暢,外埔區農會也成立有機米班,因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