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建設經費 差桃園區12倍
新屋區永安漁港旁停用多年的海巡署永安營區,桃園市政府規劃整建為青年體驗學習園區。(記者周敏鴻攝)
103年資本支出 看出城鄉差距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升格直轄市,城鄉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浮出檯面,審計部桃園審計處一○三年決算出爐,桃園區每平方公里的資本支出為四一四二萬餘元,新屋區只有三一五萬餘元,桃園區的建設費用是新屋的十三倍。
新屋區市議員邱佳亮對此感慨表示,新屋長期以來就是桃園的二等公民,除了復興區,就只有新屋沒有市立高中,好不容易市府最近才同意增設。除此,新屋的建設更是嚴重落後,連個像樣的籃球場都沒有,希望市政府能重視新屋人的權益與心聲。
桃園市不含復興區有二○五萬人,桃園、中壢、平鎮三區就佔了半數人口,顯示人口集中在城市,審計處的決算報告也建議市府,應該要依各區經濟、人文背景,發展各區特色,藉以縮短城鄉差距。
決算報告中,每平方公里資本支出最高的區為桃園區,其次為中壢區二一七二萬餘元,但中壢區面積較大,資本支出總額為十六億六二六三萬餘元。
其他依次為龜山區一七七六萬餘元,蘆竹區一六六五萬餘元、大園區一六一六萬餘元、龍潭區一三○五萬餘元,八德區一○二一萬餘元,最低的三個區則是觀音區四六三萬餘元、大溪區三三一萬餘元、新屋區三一五萬餘元。
審計處要求 市府應整體規劃
這個決算報告顯示,每平方公里的資本支出與人口密度有絕對關係,桃園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就是桃園區,每平方公里為一萬一九三六人,中壢區四九五二人、平鎮區四四四六人、蘆竹區二○○五人、龜山區一九七二人;密度低於千人的大園區為九六七人、大溪區八七五人、觀音區七二三人、新屋區五六五人。其中大園區因有機場補助等因素,資本支出名列第五。
審計處報告指出,數據顯示公共設施太偏重人口密度高的地區,且教科文及經濟資源都集中在都會區,造成城鄉發展失衡,如今桃園市已經升格,沒有鄉鎮市的行政層級,事權統一,市府需做整體有效的規劃,才能拉近城鄉差距。
103年桃園區建設經費是新屋區13倍,圖為火車站前商圈。(記者謝武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