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納稅錢的公僕 請保護多數人民
記者李信宏/特稿
桃園市二十一家違法寵物業者名單,農業局動保處官員擔心違反個資法,在網站公布六天就悄然下架;全市三十二家違規幼兒園名單,教育局官員以「業者會改善,公布不公平」而不願公布。官員在乎少數業者的生意,卻漠視廣大民眾的消費選擇權益,領人民納稅錢的公僕,你們究竟關心誰?
市府(或前縣府)對於各項稽查結果「秘而不宣」,幾乎「族繁不及備載」,今年二月,市府聯合稽查大賣場、影城和百貨業,檢查衛生、公共安全等項目,衛生局也拒絕公布名單;七月,媒體關心地下管線安全資訊,工務局養工處三催四請才「擠」出來,幕後原因疑是擔心影響建商房價。
政府提供即時、透明的資訊,才能降低外界疑慮,讓消費者有所依循,寵物飼主難道沒權利知道哪家寵物店不好嗎?家長不該為心肝寶貝慎選師資良好的幼兒園嗎?這不過是最基本的資訊要求,公布有這麼困難嗎?
市長鄭文燦上任後興利除弊,他在多項議題強調「透明化」、「攤在陽光下檢驗」,獲得愈來愈多市民肯定,但部分單位神秘兮兮,這不能講、那不能說,讓民眾更覺得可疑,彷彿在幫業者掩飾犯行,這豈非和市長的改革唱反調?
公布違規稽查結果,才能保障廣大市民的消費權益,這也是保護多數合法業者的負責任做法,讓良幣來驅逐劣幣,官員引用法條拒不公布,這或許合法,但已違情悖理,在業者尚未改善期間,萬一不知情的民眾到違法寵物店誤購來源有問題的寵物,或把小孩交給黑牌老師,政府「知情不報」造成民眾權益受損,誰要負責?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沒有規定公布,但也沒規定不能公布,法律只是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公僕應該更積極有為,捍衛正義才能讓違規業者無法僥倖,多數民眾的權益絕對優於少數違規業者的生意,官員有小孩、可能也飼養寵物,多用庶民的同理心,開誠布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