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物中正橋去留 市民參與決定
30位民間成員 提出5大方案
〔記者游蓓茹/台北報導〕北市「歷史建築」中正橋的拆遷、保存方案,文化資產的去留,首度交由台北市民決定!在松菸舉辦為期三天的Idea TAIPEI二○一五創意工作營,來自各背景的卅位成員,提出中正橋五大方案。文化局長倪重華說明,該五方案會直接交給市長,讓市府評估後續可行性與預算。
工務局副局長黃治峯與會後表示,中山橋當時因公安防洪問題,一聲令下就拆除,至今躺在再春游泳池畔,局內也很頭痛,他表示,五方案會做為後續改建參考,中正橋不會重蹈中山橋的覆轍, 也要在不違反水利法的方式下進行。
公民提案第一組創作中正橋的歌曲影片,創意講師潘一如說,中正橋無立即性危險,應放慢腳步,從改善周遭環境做起,如中正橋的指標系統,降低人車動線混亂狀況,讓中正橋不再是交通毒瘤,盼在保留原貌現狀下,多辦活動增加人與橋的互動。
第二組使用保麗龍製作橋樑模型,創意講師吳聲明表示,應蓋一座新橋來保護舊橋,並恢復日治時期自行車可走的川端橋,再將附近自強市場打通,連成一氣。
第三組在紙上畫出未來藍圖,創意講師孫啟榕說,應原樣修復舊橋,部分改造成文創空間、小農商店、咖啡店空間,同時也保留公車、汽車、機車使用道,再搭載在全新橋樑上,透過中正橋串聯古亭、頂溪跨河生活圈。
第四組也用道具組出橋墩,創意講師蕭興台認為,中正橋現有十二座橋墩,該組主張原地保留四座,融合在新橋架構中,並搭建成親水步道,八座易地保留在一旁的中正河濱公園重組,既能符合場所精神,也能保留生活機能。
第五組將創意立體化,講師鍾秉宏強調,在林海音、席慕容、徐鍾珮的文學作品中,都可見到中正橋身影,是一座文學橋,主張應將橋拱恢復成日治時期模樣,作為步行用,新橋規劃汽機車立體分流,讓車速更暢快,並拆除重慶高架橋,恢復生活品質。
倪重華:民意可當市府決策基準
文化局長倪重華也說,現今文化資產常被批評阻礙都市發展,政策應在前期就做充分討論,後期執行才會快;透過三天座談,加強市民討論的深度與廣度,各局處也能採用,成為市府決策基準,減少後續推動爭議,集思廣益找到可行性,落實柯的「全民參與」。他說,台北市長柯文哲雖然節省,是希望底下不要貪污,但該花的就會花,會找到合理預算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