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租公宅收入標準 柯擬拉高

捷運龍山寺站聯開宅和平西路3段85號4樓外觀。(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柯P:數量增加時推動
〔記者盧姮倩、郭安家/台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首次公布台北橋站、新店機廠美河市等四處、共五百七十戶的捷運聯合開發住宅做為公共住宅,遭住戶批評影響生活品質與房價。柯昨受訪時表示,聯開宅數量不足,出租標準是用總收入四十%(即四十分位點,一○三年度為一百一十九萬元)以下計算,未來若公宅數量增加,標準就應往上拉,「希望住進來不是真的收入較低」,但政策沒辦法一次到位,方向確定後會逐步改正。
張金鶚打臉:更不正義
前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說,其實前市府已將入住條件從家庭年收五十分位點(一○三年度為一百卅九萬元)降至四十分位點,也討論過增加弱勢中籤率,給予更多機會,未來應越來越往居住正義的方向走,「五十、四十分位所得,哪一個比較居住正義?問一下就知道。」他說,公宅入住條件、資格本來就是一種各方社會妥協,但政府資源有限,若入住條件調整、標準壓太低,其他有能者會跟弱勢搶房。
柯市府善後美河市,一併公告捷運龍山寺站、港墘站、台北橋站及新店機廠聯開宅做為公宅,卻陸續遭社區住戶、地主、管委會、投資客抗議。都發局長林洲民日前在臉書批評「我不了解自私的台北人」,想不到,張金鶚前天又說,居住行為跟經濟狀況沒有關係,「開賓士隨地吐檳榔汁的人也很多」、「這是有錢人歧視弱勢族群的居住人權!」
柯文哲昨被問及此事,表示可檢討出租條件;他倒認為,這次房租(以周邊行情計算)八五折對絕大多數年輕人還是滿高的,住不太起,租金還是滿貴的;他相信,影響沒有原住戶想像的那麼大。
對於各界質疑公宅影響房價,張金鶚說「沒有那麼絕對」,像帝寶旁的低矮房子很多、國宅也有啊!是政府要怎麼規劃的問題。購屋者都希望房價漲,但房價只有漲卻不跌嗎?哪有一定保證賺錢,買東西都有漲有跌,投資客也要願賭服輸。
張又在臉書表示,有屋者歧視租屋者,不道德也違反居住人權,當前有屋者抗議年輕或弱勢租屋者,背後隱含租屋者的居住行為不良,特別是那些弱勢租屋者更為嚴重,因此影響房價;這基本上是種「居住歧視」,違反「居住人權」。新市府儘可能多提供只租不售的公宅,事實上也延續過去市府做法。
柯文哲百日維新計畫的重頭戲包括公宅,他前晚在臉書表示,「從現在開始,台北市的聯合開發案所分回的房子『只租不賣』」。讓廿至四十五歲青年安心成家,條件為年總收入不超過一百一十九萬元、個人月收入不超過五萬兩千元的年輕人,其中有十%住宅保留給弱勢。租約三年、可續約為六年,管理將採扣點制,第一年租金為市價八五折,一年中若無扣點,第二年租金為七折;若狀況不佳,租金則不降低,嚴重者會採取解約。

捷運龍山寺站聯開宅四樓二房型,主建物面積19坪,權狀33坪,租金85折28300元含管理費。圖為客廳。(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