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學者︰成立基金會推動 朝永續方式經營

    2014/12/21 08:00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對淡水環境藝術節有諸多觀察的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系主任黃瑞茂認為,淡水因為得天獨厚的條件而能夠辦成藝術節,由地方力量帶起來,相當難能可貴,面臨經費不斷減少,該換個能夠永續經營的方式轉型,擴大其價值。

    黃瑞茂進一步說明,培育在地人才、建立工作模式,把不必要的實驗性成本花費都省下來,設計在地機制,打造在地基金會模式,由其去運作、統籌和執行,公部門在初期給予較多協助即可,把文化能量留給地方。

    他也建議考慮將本來一年一度的藝術節改為每三年辦一次,利用兩年時間好好為藝術節做準備,而非以「辦活動」的角度看待藝術節。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在最初環境劇場的推動工作裡,是不可或缺的助力之一,其執行長余浩瑋表示,提案找經費很容易變成「成就導向」,也就是每個項目都要有對等的成果,不過文化內涵很難量化,這樣會有盲點。余浩瑋建議在地藝術節還是應該回歸由在地組織推動,成立委員會或工作小組,但在法令上或許有行不通的地方,能夠怎麼在可容許的範圍內運作,文化局可以思考看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